全面贯彻落实“五五”普法规划 深入扎实开展“法律六进”活动
厦门市“法律六进”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法律进社区”宣传活动丰富多彩
开展物权法宣传咨询活动
发放“五五”普法宣传资料
开展“法律六进”(即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单位)活动,既是“五五”普法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全面贯彻落实“五五”普法规划所确立的各项工作目标的重要载体。福建省厦门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五五”普法的开局之年,紧紧抓住“法律六进”工作不放松,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及时印发了《关于开展“法律六进”活动的通知》、《关于开展“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的通知》、《关于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提高依法执政能力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提出“培育一批示范单位、分批召开现场会、总结推广示范点经验”五年分步实施的方案,采取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确定了全市6类23个单位为“法律六进”示范点,努力探索新形势下“法律六进”的新路子,“五五”普法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法律进机关进单位 提高国家机关法治化管理水平
厦门市建设与管理局是“法律进机关”的示范点之一。今年2月份,该局出台了《厦门市建设与管理局规范性文件制定办法》。而据了解,该局从去年就开始着手这项工作,并把它作为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这份文件有不少亮点,比如,文件规定“在起草规范性文件时,业务处室或局属事业单位应当充分征求行政管理相对人、相关专家的意见。征求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未经局法制机构审查的规范性文件不得会稿和签发”,等等。
“国家机关就是用制度来实施管理,而制度又是建立在规范性文件基础之上,”厦门市司法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处处长薛虹说,“从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入手来推动依法行政工作,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和源头,市建设局在这方面走在了全市国家机关的前列。”
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作为“法律进机关”的示范点,今年8月6日,该局在全国首推食品安全问责制,按照谁检验放行谁负责的原则,对进出口食品检验检疫把关工作质量进行全程监督,“一旦发现食品问题,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该局法制处处长倪兴武表示,这是行政执法责任制的题中应有之意。
厦门国土房产局作为“法律进机关”的示范点,今年4月,在全市率先推行中层干部任前法律考试制度。按照制度规定,今后拟提拔的中层领导必须参加以专业法、行政法为主要内容的法律考试,考试结果将做为职务任免的重要依据。
厦门海关作为“法律进机关”的示范点,今年6月至7月间,该关组织全关2000多人开展了法律知识竞赛活动,举办规模之大和参加人数之多为该关历史之最。该关法规处处长张伟说:“严格执法就是最好的普法。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于今年1月份在全市国家机关中率先制定了《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和《领导干部学法制度》,规定党组中心组每月举办一次专题法制讲座,法律不仅要进机关,而且要进领导和干部的脑子,这才是关键。”
作为“法律进单位”示范点,厦门市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在劳动合同法出台后,积极与市依法治市办取得联系,在劳动力大厦前摆设咨询台,并印制5000多份劳动合同法宣传资料免费发放给前来咨询人员。
当然,这些只是厦门市开展“法律进机关进单位”活动中的几个亮点而已。在此活动中,厦门市以这些示范点为龙头,“法律进机关进单位”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而这些活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厦门市依法治市办更是功不可没。
———今年1月22日,在厦门市依法治市办的努力下,厦门市“五五”普法讲师团正式成立。讲师团成员共23名,由厦门市人大、厦门大学法学院及公、检、法、司和部分政府部门推荐产生,主要为全市部、委、办、局的各级领导干部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供师资。与此同时,还成立了一支拥有141名由各部门推荐的年轻的博士、硕士、专家学者、骨干组成的“五五”普法师资库,主要为厦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广大基层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供师资。
———1月31日上午,厦门市依法治市办召集市法制局、工商局和劳动就业服务中心等“法律进机关进单位”示范点联席会议,市依法治市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市司法局局长林知光对示范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尤其针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法制培训工作,要求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学习笔记。当天下午,该市依法治市办、市委组织部、市司法局和市委党校联合召开“党校(行政学院)法制课程建设课题组会议”,提出要强化领导干部的社会主义法制理念以及依法决策、依法办事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法制课程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在依法治市办的积极推动下,各示范点充分发挥示范效应,其他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及时跟进,从而使“法律进机关进单位”活动一开始就在高起点上拉开序幕,开局良好。
一边培训一边考试,这也是厦门市开展“法律进机关进单位”活动的一大特色。思明区司法局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与财政局联合组织区属机关4049名工作人员进行《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基本知识网上考试;集美区、海沧区依法治区办积极组织本区的各级领导干部、公务员进行法律知识考试,内容涉及宪法、民法、物权法、刑法、民事诉讼法等多部法律,以此检验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用法的成果。
法律进乡村 让法律贴近农民的现实生活
在开展“法律进农村”活动中,厦门市依法治市办紧紧依托示范点,结合农村实际,充分利用春节等重大节日农村人员相对集中的特点,深入到农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使广大群众在欢声笑语中学到法律知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今年2月3日上午,由厦门市委宣传部组织的“三下乡”活动在翔安区新圩镇东寮村举行。在此活动中,厦门市依法治市办现场开展了法律谜语竞猜、分发法律宣传资料、深入到贫困农户家中走访慰问,并为他们张贴法制春联等活动,深受群众欢迎。特别是由厦门市司法局邀请的两位书法家为群众写法制春联,吸引了大批群众观看,村民排着长队等待自己满意的春联,场面十分热闹。
在“三下乡”活动中,市依法治市办组织开展了全市“法制春联进农家”活动,共编印10类10000幅法制春联。这些春联意境深远,内涵丰富,比如“法律铺开平安路,科技架起致富桥”;“学好法律明事理,尊重科学奔小康”等,都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春节前全部送到同安区、翔安区、集美区、海沧区的广大农民手中。
翔安区司法局配合全市的活动,组织区机关及5个镇街司法所在全区开展形式多样的进村入户送法活动。通过为群众贴法制春联、发放法制宣传挂图、赠送法制宣传资料、上门答疑解惑、召开调解主任会议、举办春节慰问座谈会、联合举办“见义勇为宣传周暨平安挂历发放”等活动,使新春不仅充满喜庆祥和的气氛,而且营造了浓厚的乡村法制氛围。
今年春节过后,农村各项生产活动随即展开,这时候的“法律进农村”活动便围绕农村的生产活动而展开。3月20日,由集美区农业局牵头,区司法局、科协、供销社、灌口镇分别在灌口镇上头亭村举办“放心农资下乡”宣传活动,现场受理群众咨询、举报、投诉,并向群众详解依法维权的途径和常识,深受群众欢迎。
在开展“法律进农村”活动中,厦门市还有一个亮点工作,那就是针对重点建设项目而开展的法制宣传。近年来,厦门市进入大开发、大发展的时期,许多重点工程在岛外农村开建,涉及到土地征用、民宅搬迁等问题。这些变化给部分村民生产和生活带来一些影响,在此情形下,海沧区从今年3月初开始,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专项法制宣传。他们首先广泛收集材料,分析村民诉求,并印制成“致村民一封信”广泛分发;同时把“一封信”录制成普通话和闽南语两种版本,走街穿巷进行巡回宣传。其次,委托律师起草“律师答村民问”张贴在村宣传栏,详细说明征地依据、补偿标准以及阻挠施工建设的性质和违法责任,并把近年来厦门地区发生的因阻挠工程建设而构成违法犯罪的案例制作成活动展板,利用群众身边的例子教育群众。此举有效稳定了村民的情绪,此后再也没有出现过激行为。
法律进学校 形成青少年法制教育长效机制
厦门市现有447所中小学校30多万名中小学生。自“三五”普法以来,厦门市在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其中有“学生带法回家”、“主课堂法制渗透教育”等。“五五”普法启动后,该市紧紧抓住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努力营造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长效工作机制,确保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创新发展。
去年7月,厦门市思明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基地顺利竣工,10月正式启动。随后,该区依法治区办专门制定《思明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基地管理办法》。办法要求各教育基地所在学校要将教育基地的管理、使用工作列入日常管理及各年度工作计划,以保障教育基地工作的开展;要充分利用基地的法制书刊、展室、音像资料,结合学校工作,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直观、形象、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基地要常年向学生和周边社区及学校开放,实现资源共享。区司法局每年还从普法经费中拨出专款,作为基地的维护费。
据了解,思明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基地建成后,已经有10所中小学共计9000多名师生前来基地参观和学习,基地共组织开展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处理条例、“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等主题教育活动,效果非常明显。老师通过带学生到基地学习相关法律知识,让学生从小培养起遵纪守法的法律意识。
2006年,厦门市湖里区司法局在江头第三小学建立了青少年法制动漫基地。这个动漫基地充分利用江头三小现有的师资力量和电脑设备,配备1-2名专业的电脑教师进行日常管理,并利用寒、暑假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法制动漫制作培训、法制动漫制作竞赛、法制动漫作品展览等一系列活动。以动漫为载体,把动漫和法制有机结合起来,寓法制教育于动漫作品之中,通过一个动漫作品阐释一个法律问题,创作出一批法制动漫作品,为青少年开展法制宣传所用,这一举措深受青少年中小学生们的欢迎,收到非常好的社会宣传效果。
今年6月,厦门市依法治市办依托同安竹坝学校,建起了厦门市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基地,基地包括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展厅、法制宣传教育课堂和法制宣传教育百米长廊。该基地除了接纳本校和同安区的青少年前来接受法制教育外,还可为全市各中小学校每年寒暑假到同安竹坝进行住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们提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场所。来该基地受教育的中小学生要看一场法制展览,听一堂法制讲座,写一篇法制心得。该基地的运行,开启了该市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新篇章。
另外,一些单位和部门因地制宜,利用现有场地、设施,把一些原有的职工活动中心、文化活动室等整合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一方面减少经费开支,另一方面加快了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建设步伐。如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把出入境陈列馆辟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设置了宣传展厅,配备了专业讲解员,并辅之以法律知识有奖问答等形式,向青少年宣传与检验检疫相关的法律知识;一些社区、农村及各类培训中心就地取材,增设法律课堂,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与培训,成为厦门市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场所。
法律进社区 促进民主法治社区建设
今年1月11日,厦门市依法治市办下发了《关于开展“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的通知》,将工作目标设定为“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通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现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并提出力争在“五五”普法结束时,全市有50%以上的社区跨入“民主法治社区”行列。
在随后下发的《厦门市“民主法治社区”工作标准》中,专门就社区居委会工作提出了要求,其中几处让人耳目一新,即“有健全完善的治保、调解组织并充分发挥作用,对社区矛盾调解率达100%,成功率达96%;年度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率控制在2%以下;广大居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得到落实,居民合理意见、建议和要求得到及时办理,群众满意率达到95%以上。”
这份文件为“法律进社区”工作定了调,各示范点以此为蓝本,结合实际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办法。思明区莲花五村社区率先制订了详细的普法计划;海沧区派出法制宣传、公证业务、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四支队伍进入海发社区,并拨付2万元作为法律进社区示范点专项经费;湖里区兴隆社区则依托开展创建“平安家庭”活动,将法律进社区活动引向深入。
在示范点的带动下,很多社区积极开展富有特色的活动。思明区开元街道司法所开办的“法律早市”,在厦门还是首创。开元街道司法所的负责人齐秀秀说,开元辖区是老市区,禾祥西商贸区维权案件多,公园一带邻里纠纷多,群众法律知识不够,不知道该如何维权。在此背景下,开元街道司法所组织退休的法官、公证人员及司法所工作人员,在今年4月开办了“法律早市”,利用社区群众买菜、晨练这段时间,义务为市民提供法律咨询,为困难群众代写诉状,为纠纷双方调解矛盾等。
前些日子,坑内社区一位居民到“法律早市”求助。前些年,在所在单位牵头下,他和一些职工签了名为集资建房实为买卖的合同,但花了钱购房却办不到产权证,他们不愿打官司,却又不知该怎么办。开元司法所的工作人员认真审查了合同,认为职工所在企业负有配合办证的义务,司法所工作人员还与这家单位领导协谈,目前单位已经答应出面解决产权证问题。
今年7月初,湖里区首家社区《百案说法》法制说书场在吕厝社区活动中心开讲。用说书的形式进行法制宣传,既丰富了社区居民文化生活,又提高了居民的法律意识,深受社区居民欢迎。
此次活动邀请厦门通俗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范寿春先生为首场主讲。范先生以闽南歌谣、民间谚语和富有哲理性的民间故事,向社区居民宣传构建和谐家庭,共建和谐社区的理念。社区活动室座无虚席,听众们被范先生生动精彩的说书所吸引,不时响起会心的笑声和掌声,场面十分热烈。
据了解,这项活动是湖里区依法治区办积极推出的新的法制宣传形式。该区依法治区办为此成立了社区《百案说法》宣讲团,成员由退休老干部、老法官、老检察官和老教师组成。依法治区办收集大量生动、有趣、故事性强的案例,编印成《湖里区社区百案说法故事集》,寓法制教育于故事中,让居民在接受法制教育时,既不会因为枯燥法律条文而感到乏味,又能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内容加深对法律法规的认知和理解。
在此基础上,湖里区依法治区办今年下半年又决定在康乐、兴隆、金山、吕岭、金尚、枋湖等七个社区,设立社区《百案说法》法制说书场,用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说书形式,开展社区居民法制教育,以达到寓教于乐的宣传效果。
法律进企业 增强遵纪守法与维权意识
今年5月,厦门市首家职工法制学校在该市“法律进企业”示范点之一———厦门电业局揭牌,这是该市落实“五五”普法规划的重要措施之一。作为“法律进企业”工作的一项具体内容,职工法制学校的开办将为企业职工提供一个接受法律宣传教育的平台,从而为提高企业法治化管理水平提供有力保障。
今年年初,厦门市依法治市办下发了《关于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尤其要加强与企业经营相关的合同、担保、招标、投标、价格、产品质量、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制度的学习。
此后不久,厦门市象屿集团邀请检察系统有关法律专家举办了《与公司经营有关的职务犯罪专题法律讲座》,集团公司100多人参加,上海、广州等异地公司人员也通过视频参加了培训。检察官结合这些年发生在厦门企业界的涉及职务犯罪的案例,说明预防职务犯罪的最好途径就是加强法制教育,使参训人员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
不仅把法制教育请进企业,厦门的有关企业还主动走出去宣传法律。今年春节来临之际,恰逢《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实施一周年,一场别开生面的“普及酒法,放心消费”普法知识宣传活动在厦门中山路步行街展开。在思明区经贸局组织下,辖区内的酒类经销企业踊跃参加,向市民散发《酒类管理宣传手册》,介绍辨别识别假酒的方法。参加的企业还发出“诚实守信倡议”并签订了承诺书,受到消费者的广泛称赞。
积极走出去参加法制宣传的还有厦门市电业局。3月3日下午,厦门市电业局参加了由厦门市政法委、综治办组织的法制宣传活动,现场分发近700份有关电力保护、安全用电等十余种宣传材料,耐心回答市民的咨询,过往的市民对此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与此同时,厦门市有关行政机关也来到企业开展法制宣传。翔安区公路局路政人员针对“水浏线”霄陇村路段各石材厂长期在公路上堆放料石及石板材的问题,从源头抓起,深入各厂家,采取座谈会形式主动上门宣传公路法,重点宣传在公路上占道堆物的危害性,督促各厂家自觉清理占道堆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仅一个月内就清理150余立方米占道石材。
在企业外来员工的法制教育上,该市坚持以服务来厦务工人员法制实践为原则,寓宣传于法律服务和解决法律问题之中。
湖里区人劳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编写《用人单位法人(经营者)必读》和《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法律法规汇编》等,把有关的法律书籍送到企业,增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依法经营、依法管理意识;建立来厦务工人员维权热线平台和法律援助站,为来厦务工人员提供法律咨询和维权服务;成立“外口调解委员会”,为来厦务工人员排忧解难,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成立以来,受理来电咨询近8000人次,提供法律援助170多人,调解劳动纠纷900起。与此同时,湖里区人劳和社会保障、工会、妇联等部门,每年还在宣传劳动法、工会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基础上,加强劳动监督和劳动仲裁,运用法律途径解决久拖克扣员工工资、超时加班、单方面中止或变更劳动合同等侵害来厦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的问题,一年来共补签《劳动合同》12.5万份,为来厦务工人员追回被拖欠工资200多万元。
厦门市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已初见成效。在今后的工作中,厦门市依法治市办将按照既定的五年分步实施方案,继续将“法律六进”活动深入扎实地开展下去,以确保“五五”普法规划各项工作目标的实现。
文/江俊涛陈雅华马俊强 图/朱庆福吴跃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