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14日,浙江省金华某监狱,屈国美在家属接见室看望侄儿屈心武。屈心武卷入的是一场性质恶劣的团伙抢劫案。同案的另外两人被判处无期徒刑。案卷显示,屈心武的犯罪情节与另外两人差不多。屈心武仅获刑12年的原因,是因为警方认定他有自首情节。而促成屈心武自首的关键人物,是其父屈国名。谁都没有想到,并没有什么文化的屈国名,竟会作出如此“大义灭亲”之举。
父亲辗转万里只身“追逃”,将犯罪的儿子交到警方手中。
最终儿子获得轻判。有关专家预言,这一具有示范意义的个案,将为我国刑事追逃工作带来启迪。
“祸”从天降 接劝投通告得知儿在逃 安徽省金寨县沙河乡罗坪村位于大别山区,屈国名一家就住在这个小村子里。本月5日,记者来到屈家采访时,只有屈国名的母亲周百容和其妻子周世真在家。19岁的小儿子屈欣海(化名)在新疆上大学,屈国名则在外地打工。
去年8月以前,周世真一直对生活感到满足,丈夫和大儿子外出打工,小儿子上大学……这种朴素的满足感因为一封陌生的来信而被打破。去年8月14日,周世真正在干农活,村主任周世年交给她一封信。简单的对话后,不识字的周世真隐约感到大儿子可能出事了。回到家后,她立即将信交给丈夫。看过信后,屈国名沉重地吐出几个字:“大儿子出事了。”在妻子的追问下,屈国名将浙江省永康市公安局发来的一封题为《关于涉案在逃人员投案自首的劝投通告》的挂号信念给妻子听。原来,大儿子屈心武伙同他人在永康市多次持刀抢劫。案发以后,屈心武畏罪潜逃。为规劝犯罪嫌疑人尽快投案,永康警方希望家属能够配合。
周世真说,当天下午,丈夫一个人想了很久。然后严肃地告诉她,不管有多难,他都要把大儿子找到,让他到公安局投案自首。
艰难抉择 借钱当路费踏上“追逃”路 5年前,屈心武从老家来到永康,投奔姑姑屈国美。一开始,屈心武随姑父丁茂元在一家作坊打工。后来,屈心武离开了那家作坊,结识了一群“朋友”。几个月后,屈心武的家人得知,屈心武已成为警方的追逃对象。
周世真告诉记者,那天他听丈夫念完公安局的通告以后,感觉就像天塌下来了。整整一个星期,全家甚至连做饭的心情都没有。周世真说,接到通告前,屈心武曾给家里打过电话。在电话中,屈心武告诉母亲,自己正在甘肃平凉打工。接到通告后,屈国名通过来电显示找到了那个电话号码,但没有拨打。周世真说,为了不惊动屈心武,她和丈夫商量由丈夫直接去甘肃找大儿子。
屈国名向屈心武的舅舅借了1500元当路费。去年8月15日清晨,屈国名带上两件换洗衣服,收拾好行李出了门,踏上了万里“追逃”之路。
亲情感化 劝儿去自首细心留证据 本月6日,屈国名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讲述了这段颇不寻常的“追逃”之旅。
屈国名说,他从老家出发后,先到了武汉,然后从武汉登上一列开往西安的火车,在几十个小时的旅途中,他几乎没吃东西。到达西安后,屈国名又登上了一列开往甘肃平凉的火车。到达平凉后,屈国名没费太多周折便找到屈心武藏身的地方。来到工地后,屈国名惊奇地发现,屈心武正在挥汗如雨地干活。
屈心武看到父亲后,脸上露出了惊讶、恐惧的表情,但惊讶和恐惧很快就被亲情带来的喜悦冲散了。屈国名轻轻地把屈心武拉到一边,对他说:“孩子,你犯罪的通告已经寄到家里了。现在,你必须跟我回去,还能算自首,以后还有机会重新做人。要是不回去,现在科技这么发达,警方只要想抓你,就肯定能抓到。”事实上,屈心武在几个月的逃亡过程中,承受的心理压力已经到了极限。
在父亲的劝说下,屈心武答应去自首。为了防止出现意外,屈国名在接下来的半天时间里做了两件事:在平凉给永康市公安局一位姓李的警官打电话,告知对方自己已经和儿子在一起,3天后一定将儿子送到公安局自首;在当地一家照相馆,父子俩照了一张合影,洗了两张带在身上,一张给公安局做证明,另一张带回家去做个纪念。事实证明,屈国名这两件事做得极为正确。3天后,也就是去年8月22日,屈国名带着屈心武来到浙江永康,向当地公安局投案自首。
发生意外 自首前串亲险前功尽弃 屈心武的姑父丁茂元本月7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屈国名父子到达永康当晚,出了一点意外。
去年8月22日晚,在永康下火车后,屈国名当即给那名姓李的警官打电话,称已把屈心武带回永康。但由于过度劳累和心理负担沉重,屈心武患了重感冒,希望当天晚上先到医院治疗,第二天一早再到公安局投案自首。这一要求得到了李警官的同意。随后,屈国名带屈心武在永康火车站附近一家卫生院打点滴。之后,丁茂元告诉他们,自己的女儿在当天出生,要屈心武到家里看看孩子再去自首。
就在这时,屈心武的同事给当地警方打电话,称看见屈心武出现在永康。很快,几名警察来到丁茂元家中,将屈心武带到公安局,并于当晚送往永康市看守所。一同赶到永康市公安局刑侦大队的屈国名和丁茂元将事情的前后经过向警方进行了详细说明,并找来李警官作证,出示了照片等相关证据。这些证据对后来屈心武被法院认定有自首情节起了关键作用。
苦心得报 自首被认定获法院轻判 今年1月9日,“永康市金水湾持刀抢劫案”在浙江省金华市中院进行公开审理。今年2月26日,金华市中院对该案作出判决,除一人在逃外,4名犯罪嫌疑人均被判刑。其中,屈心武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两名同案犯均被判处无期徒刑,另一名犯罪情节较轻的同案犯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期4年执行。
屈心武的辩护律师程晶莹告诉记者,这是法院在充分考虑了屈心武的自首情节后作出的判决。程晶莹认为,屈心武参与的8次抢劫,都采用了持刀威逼受害人说出银行卡密码等恶劣手段,如果没有自首情节,他不可能得到轻判。
新闻纵深 用亲情感化嫌疑人 情与法的理性胜利 永康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徐子健认为,屈国名劝说屈心武投案自首,是新形势下提倡“人性化劝投”的结果。犯罪嫌疑人外逃后,由于缺乏线索,公安机关往往要动用大量警力进行追逃。“利用亲情感化,劝说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不仅可以减少公安机关的办案压力,也为改造罪犯创造了更为和谐的条件。”徐子健说。
屈国名对屈心武万里“追逃”,被司法机关认定为自首并使屈心武获得轻判一事,在其老家引起了轰动。
在罗坪村担任了19年村支书的屈国伦告诉记者,屈国名原本以为,家里出了“逆子”,以后全家会在乡亲面前抬不起头。但他万里“追逃”的事情被传开后,当地群众纷纷对这种做法表示赞赏,认为他这样做不仅挽救了孩子,也为其他家长做了榜样。
罗坪村所在的沙河乡有800多人,外出务工人员占到了1/4,除了老人和孩子留在家里,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近年来,村民在外犯案的事件也出现了两三起,屈国名的做法对其他人有重大的教育意义,带动作用很明显。”屈国伦说。
屈心武的辩护律师程晶莹说,“屈国名事件”的意义,在于他认识到了一个非常朴素的道理,那就是法律大于一切,一切违法行为都会得到应有的惩罚。
在情与法之间,屈国名的做法取得了“多赢”:一方面,由于他对“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政策的了解,让儿子获得轻判;另一方面,他利用亲情感化,为司法部门减轻了追逃压力。这是情与法的理性胜利!
(责任编辑: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