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文章:下一步宏观经济走势
近日,围绕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内外环境,以及未来发展势态和政策趋势,《瞭望》新闻周刊对有关部委传出的重要信息作了梳理:
2007年第三季度以来,全球经济整体保持平稳增长势头,但影响未来经济增长的风险加大。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风波导致全球性金融市场震荡。如果不能有效控制此次次级抵押贷款风波对金融市场和企业的连锁影响,实体经济部门的发展可能会受到影响,美国及世界经济未来增长的风险也将加大。
2007年以来持续的全球失衡问题引发贸易保护主义倾向进一步增强。当前贸易摩擦已由产品层面延伸至政策层面,并且不断升级,有可能对世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及全球失衡的有序调整带来不利的影响。
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全球化一方面使越来越多的廉价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充分发挥,供给能力显著增强,从而抑制了一般商品价格上涨;另一方面,全球化所带来的工业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也造成了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和大宗商品紧张。此外,全球流动性过剩,以及国际油价在波动中持续走高,进一步加剧了价格全面上涨的压力。
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
投资仍将较快增长。因为企业家对市场需求继续持乐观态度,投资意愿上升,以及企业设备利用水平继续保持高位,加上金融机构资金供给意愿比较强烈、直接融资发展加快等因素造成的投资资金充裕,投资仍将维持较快增长趋势,有出现反弹的可能。
消费需求有望继续加快。2007年以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收入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持续高于GDP增速,为消费持续增长提供了支撑。加之在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下的乐观预期及财富效应等因素也有助于推动消费增长。预期未来一段时期消费仍将保持稳中趋旺的态势,但物价上涨有可能对实际消费增长产生一定抑制作用。
贸易顺差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总体来看,外部需求增长依然较快,未来一段时期中国贸易顺差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但增速有望逐步放缓。
价格整体上行压力依然较大,通胀风险仍须关注。一是粮食价格引发价格上行的可能依然存在。国际粮食供需趋紧,国际粮价进一步上涨,受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及工业用粮需求增加等因素影响,国内粮食供给总体偏紧的状况仍将持续,有可能继续推动CPI上涨。二是能源价格存在上涨压力。
总体看,随着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经济运行的突出矛盾有所缓解,但也要看到,经济运行中投资增长过快、贸易顺差过大、信贷投放过多等问题依旧突出,而且还出现了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和资产价格持续上升等问题。国际经济金融运行的不确定性有所增大,也增加了国内经济的潜在风险。
下一阶段的思路,要在进一步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的同时,充分利用好当前经济持续较快增长、财政收入大幅增加的有利时机,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当前应加快向公共财政转型,增加公共消费性开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住房保障能力,稳定居民消费预期。
发挥市场机制在引导投资中的主导作用,鼓励有助于改善民生的第三产业和服务业等投资适度增长。继续调整和规范外贸、外资和产业政策,适当扩大进口和市场开放。引导和鼓励企业适当降低积累比例,优化企业、政府和居民收入分布结构,促进消费增长。继续推进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提高和强化环保及劳动保护标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王健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