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骆海涛)“近来,香港的投资者对于内地到香港上市的大型企业越来越表示谨慎。”前天,法国巴黎银行香港分行零售衍生工具部董事翁世权表示。
对于投资在香港新上市的内地企业的股票或权证,翁世权称近期香港的投资者的热情在不断减弱。
但是总体而言,大型的蓝筹H股还是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目前蓝筹H股的权证数量就占权证总数的33%。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翁世权介绍,在香港,发行人是否对某只股票发行权证,取决于广大投资者对该股票的态度和发行人能否做到对冲。他举例说,在“六行三保”(目前内地赴港上市的银行和保险公司)在香港上市时,他们会接到很多投资者询问有否发行相关权证的电话,这说明了投资者对这些内地金融类的股票非常感兴趣,“但他们兴趣在减弱”,翁世权说,当“六行三保”的最后一家中信银行上市时,很多投资者都是在一级市场申购后,当中信银行一挂牌上市他们就马上卖掉。
对于近期在港上市的阿里巴巴,翁世权表示,他们暂不考虑发行阿里巴巴的权证,因为从目前情况来看,投资者“对阿里巴巴的兴趣并不大”。但他补充说,现在的权证发行人不是对所有刚上市的股票都会发行相关权证的,他们会观察阿里巴巴的股票交易量,两个月后再作决定。
目前,内地的权证主要是由公司发行,并由券商创设,而香港的权证一般由投资银行发行,香港权证发行人在权证市场充当流通量提供者的角色,发行人要为权证开出买价或沽价来提供流通量。翁世权认为,现在内地的权证市场是以供求关系为主导,存在非理性炒作的风险;而香港的权证市场是以流通量为主导,以提供流通量来维持权证价格在合理水平附近。
对于近期香港股市,翁世权表示,目前港股的投机气氛还不是很浓。他认为,如果股市大盘成交量不增加,权证的成交量突然增加,那么说明投机气氛开始上升。翁世权以权证交易量占港股总交易量的比例为指标,当权证交易量的占比为20%左右,股市是健康的,因为权证的投资者大多数是短线投资者,也说明此时的短线操作不多;如果当权证交易量的占比上升到30%左右,那就说明短线操作太多了,投机气氛开始充斥着市场。
上周五,香港的权证交易量占港股交易量的28%-29%,但翁世权认为,上周五是因为股票的交易量减少了,权证的交易量占比才相对地上升,并不是短线操作突然增加,所以投机气氛还不严重。他补充说,目前内地的权证和股市成交量没有体现这种关系。
上周五,香港交易量最高的两只权证是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的认购权证,分别占当日总成交量的18.08%和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