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次南极科考今出征“雪龙”号搭载30多名建筑队员携900多吨建筑材料
领队称“到了南极少个钉子都不行”
承担中山站、长城站最大规模改造任务队伍中还首次出现天文学家、智能机器人的身影
11月6日,我国唯一的一艘极地科学考察船“雪龙”号完成了为期半年多的大修,以全新的面貌精彩亮相 供图/极地研究中心
本报讯(记者周继坚)
今天上午10时30分,承担我国第24次南极科考任务的“雪龙”号破冰船缓缓启动,在掌声和烟花的陪伴下,离开上海,奔赴南极。
上午10时许,大部分队员已经走上“雪龙”号,他们在船上参加了今天的出征仪式。
在港口,20多名考察队员代表接受了领导授旗。一旁的少先队员则给这些“出征”的勇士们系上红领巾,献上了鲜花。
简短的仪式过后,队员们通过红色的地毯走向“雪龙”号。在红地毯两边,是前来为队员们送行的家属和同事。队员们和前来送行的人们拥抱、握手,随后通过舷梯走上“雪龙”号。
“雪龙”号上搭载了中山站、长城站最大规模升级改造所需的一切建材。
“到了南极,可是少了个钉子都不行。”建筑队领队刘笃斌告诉本报记者。
科考队中,还首次出现了天文学家的身影,他们将负责南极天文台的选址任务。
据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曲探宙介绍,科考队员还将进行第三个南极科考站的选址。
船上188名考察队员将在一个月后抵达南极。
背景链接
“雪龙”号
“雪龙”号于1993年从乌克兰进口,是我国第三代极地考察破冰船。
自1994年10月首航南极以来,已先后10次赴南极、2次赴北极执行科学考察与补给运输任务。
揭秘“雪龙”号特殊乘客
天文学家
首次寻找“观测天堂”
在南极科考进行了23次之后,队伍中首次出现了天文学家的身影——紫金山天文台朱镇熹副研究员和国家天文台周旭研究员。
“这两位都是观测天文学家。”国家天文台李竞研究员告诉记者,由于本次科考将获取冰穹A天文台站址天文环境参数,没有天文学家的参与根本不可能进行。
“比如说天空的黑度是多少,这些别人都说不清楚。”李竞告诉记者,天文学家需要实地了解,用多大口径的望远镜,能够看到多深的天体。同时,现场组装天文仪器,也都是别人无法替代的。
科学界认为,冰穹A在理论上极有可能是南极地区最好的天文观测站址。
建筑队员
最大规模改造科考站
来自中铁建工集团和上海宝钢的30多名建筑队员也是本次的“主力军”之一,他们将承担起我国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更新改造任务。
“到了南极,咱们的队员既要当技术人员,又得当劳动力使。”建筑队领队刘笃斌说。
刘笃斌曾经两次赴南极执行任务,他告诉记者,这次建筑队队员都是从集团正式职工中挑选出来的骨干,包括有工程师、工长等,一个人要当两三个人使。因此,队员必须身强力壮,心脏、血压都要达到指标。
刘笃斌说,队员年龄都在27-35岁之间。
“到了南极,可是少了个钉子都不行。”刘笃斌说,建筑所需的材料都必须随船运到南极,主要是钢材和水泥,重达900多吨,这些材料都要求能抗冻,在零下40摄氏度还能保持坚固特性。
由于主要工作时间在南极,船上近一个月的时间就显得比较宽裕,刘笃斌笑着告诉记者,在船上除了锻炼好身体,也可以对建筑图纸进行完善。
机器人“哥俩”
首次增加科考“智能”
随队“出征”南极的还有两位特殊“考察队员”——“冰雪面移动机器人”和“低空飞行机器人”,这是我国在南极考察事业中首次运用智能机器人技术。
它们最突出的优点是,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依然能够正常工作。
“冰雪面移动机器人”重约200公斤,外形看上去像一辆带有升降桅杆的坦克,可自主跨越冰裂缝,翻越雪坡和雪丘,同时还可以拖曳100公斤的重量。
此次赴南极考察,这位“大块头”将搭载一个高精度的定位DGPS和一套五要素的气象观测站。
“低空飞行机器人”看上去像一架小型飞机,重约20公斤,飞行速度能达到50-100公里/小时,能持续飞行1小时,抗6级风。
此次赴南极考察,这个“小个子”携带了一台观测海冰的红外辐射计和一部航拍照相机。
文/记者周继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