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攻克一个疑难问题,他常常工作到深夜。看着机器一天天正常运转,阮孝刚觉得再苦再累,也是开心的。
10月15日,党的十七大在北京召开的这一天,阮孝刚又一次向党支部郑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这是他继2005年和2006年之后,第3次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阮孝刚说:“我从农村走进城市,成为一名城市的新主人;是各级工会组织、各级政府的关心,使我从一名普通的农民工成长为劳动模范,这使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了深刻的变化。
”学技术,挣饭碗
这是阮孝刚最初进城务工时的生存心态。
1991年高考落榜的他,不甘于捧着“泥饭碗”度过青春年华,便只身南下深圳,在一家生产电容器导针(即电容器上的两根正负极引线)的台资企业当了一名维修工。
他的想法很简单:既然背井离乡到了城市,就要在城市里扎根生存。而要在城市里找到一席“立足之地”,必须掌握一二门过硬的技术本领,才有自己的“安身之本”,才能真正捧上“铁饭碗”。
就这样,这位身高1.78米,肩宽背阔,膀大腰圆,留着板寸头,憨厚的小伙子,与生产电容器导针的机器设备“铆”上了劲儿。
电容器引线十分纤细,最粗的只有2.5毫米,最细的0.45毫米。别看这小小的导针不太起眼,其制作过程的技术含量却不低。导针端部在机器焊接时要求特别高,不能虚焊、不能偏焊,更不能“炸焊”(即焊接点凹凸不平),误差只有一二丝。维修这种机械设备需要绣花般的细心和耐心。
为了尽快学到技术,阮孝刚这个五大三粗的汉子,跟着师傅勤学苦练,从最基本的原理学起,从最简单的要领练起,哪怕是一个细微的疑点难点,不到彻底弄懂决不罢休。
两年后,他成为师傅级的人物,开始带起了徒弟,成为了企业不可缺少的技术骨干。他感到心里十分踏实。他知道,经过几年的打拼,他已在这座充满竞争氛围的新型移民城市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最初只想学好技术保住“饭碗”的心愿已达到了。那么,下一步的人生道路该怎么走呢?这时,一个新的机遇,使他的人生观发生了新的变化。当主人,作贡献
这是阮孝刚在当了带班长之后的感恩心态。
1995年8月,深圳那家电子企业的台商在江苏南通开办了一家生产同样产品的合资企业。工厂开工不久,机器设备经常出故障,严重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合资双方都心急如焚。这时,台方老板想起了技术精湛的阮孝刚。
于是,已在深圳生活了5年的阮孝刚,带着“临危受命”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来到了位于长江之滨的南通市。
他一到公司,老板便将A班带班长的重任交给了他。当他面对工友们信任的目光时,当他面对急需维修的机器设备时,一种把自己当做企业的主人、为企业发展作贡献的责任感油然而生。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导针异常自动检测系统获得了圆满成功,并很快在所有机台上安装使用。这一检测系统的运行,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而且减少了材料浪费,仅这一项,每年可为公司节约成本近10万元。
成功的喜悦激励着阮孝刚继续前进的步伐。2005年,公司购进了性能优越的新设备。然而,制造商出于技术保密的原因,在派员协助他们将新设备安装调试结束后,连使用说明书也没留下就走人了。这无疑为日后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修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了尽快掌握新设备的构建原理和维修技术,阮孝刚凭着自己积累的经验,一点一点地琢磨,一点一点地探索。有时,为了攻克一个疑难问题,常常工作到深夜。“看着机器一天天正常运转,自己再苦再累,也是开心的。”
阮孝刚不计报酬、乐于奉献的精神,感动了身边的人们,从2004年起,他先后被评为南通市十佳进城务工人员,南通市、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江苏省劳动模范,并被破格晋升为高级技师。他所在的A班,也被评为南通市优秀学习型组织。树形象,展风采
这是阮孝刚成为先进模范人物后的进取心态。
有什么样的追求,就有什么样的心态。面对一项又一项荣誉的桂冠,阮孝刚心里一直很不平静。他说:“本来,我只是为了保住饭碗,做一个安分守己、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而已,后来,觉得企业待我不错,工作中也干出了一些成绩,对自己的人生价值有了一种成就感,就产生了干好工作多作贡献的想法。从来也没有想到过会有这么多荣誉,因此,我心里老觉得既感激又不安。现在,既然各级工会组织把我树为进城务工人员的先进典型,我就不能仅仅是抱着感恩的心态来工作和生活了。应该自觉地以实际行动树立农民工的社会形象,展示农民工的时代风采了。”
如今,作为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阮孝刚每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省内外好几家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先后向他抛出了高薪绣球,有的甚至许以年薪4万元的承诺。而他的徒弟中,有的已在其他同行企业当了部门经理。面对这一切,他都不为所动。他说:“我不是不看重钱,不是不需要钱,我总觉得人生在世,不能完全为了钱而活着。作为一名农民工劳模,我必须展示当代农民工的精神风貌,不能朝三暮四,这山望着那山高。”
今年,他报名上了南通电视大学工商管理系,希望能在几年内尽快成为技术精、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