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古邑,万绿河源;生态优先,加快发展。”十七大刚刚结束,河源市委书记陈建华在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深刻阐释了体现十七大精神的“河源形象”,描绘了具有河源特色的发展蓝图。用陈建华的话说,“前有拉动,后有推动,河源想不动都不行。
”
加快发展是河源最大的政治
记者:党的十七大报告全面回顾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众所周知,您曾经全程见证了小平同志的南方讲话,对此,您有什么感受?
陈建华:广东作为经济体而言,今年将首度超过台湾。15年前,小平同志要求广东力争20年赶上亚洲四小龙,现在我们可以很高兴并很负责地说已经赶上了亚洲四小龙的中等以上水平。广东只用了15年时间,就基本实现了小平同志的指示和夙愿。这一点,作为一个广东人、作为一个历史的见证者和小平南方讲话的记录者,我感到特别欣慰。
我始终这样认为,广东对全国的贡献,第一位不是经济贡献,而是在探索和改革开放中,对形成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伟大战略思想(也就是对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作出的贡献。
记者:“加快发展是河源最大的政治”,这句话我们曾在不同的场合听您提起。结合十七大精神,河源的加快发展如何贯彻十七大的要求,又将具有哪些“河源特色”?
陈建华:十七大的精神和要求,以及总书记报告提出的目标都很明确,科学发展观,发展是第一要义。对于我们后发展地区来说,发展就是硬道理,加快发展就是河源最大的政治。
从今年前三季度的发展来看,河源全市经济保持了稳健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速分别为18%、30.6%和58.7%,在全省地级以上市分别排第三、第四和第一。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1.8%和5.5%。这些数字充分体现了河源对“加快发展”的重视。
谈到河源特色,我认为,当一个市委书记,如果四个目标没有达到,你这个市委书记就肯定没有干好。第一,比较你接任和离任的时候,城市的生态环境如果退步了,这个市委书记就是不称职的。第二,比较你接任和离任的时候,城市的人口素质、计划生育水平如果退步了,这个市委书记也是不称职的。第三,比较你接任和离任的时候,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不大或是退步了,这个市委书记是不称职的。第四,比较你接任和离任的时候,城市的社会风尚,包括党风廉政建设、社会平安、社会风气等如果退步了,这个市委书记同样是不称职的。河源的特色也体现在这四个目标上。
丢了生态就等于丢了最大的优势
记者:河源将如何实现您作为市委书记所提出的这四个目标?
陈建华:河源将按照省委的要求要栽好“六棵树”、实现“六个好”。
“六棵树”,就是经济发展的“大榕树”、提高发展竞争力的“梧桐树”、社会稳定和谐的“平安树”、执政为民的“惠民树”、环境建设的“生态树”、永葆先进性的“常青树”。“六个好”包括坚持科学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好;坚持基础先行,实现基础设施好;坚持环保至上,实现生态环境好;坚持教育先发,实现人口素质好;坚持民生为本,实现社会保障好;坚持从严治党,实现社会风尚好。
那么,河源怎样栽好这“六棵树”,怎样实现这“六个好”,又怎样把十七大精神落到实处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好的考核体系,这个考核体系一定要跟科学发展观和四个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今年底,河源将召开市委全会,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从七个方面构筑一个河源市科学发展目标管理和考核体系,也就是七个建设。包括经济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党的建设、生态建设、平安建设。
为什么我们要在前面五大建设后面再加上生态和平安建设呢?这也是从河源的实际出发,具有河源特色。河源目前的人均GDP刚刚达到1000美元,进入矛盾的凸显期。因此我们把平安建设纳入考核体系。而生态建设,可以说河源最大的优势就在于生态,丢了生态就等于丢了最大的优势,这也是落实十七大精神的具体行动。
记者:最大的优势具体来说包括哪些?该如何发挥,又如何与加快发展协调起来?
陈建华:河源的生态优势包括矿产资源优势、森林资源优势、水资源优势、土资源优势,简称“金、木、水、土”。河源将通过“金、木、水、土”来促进工业的发展,发展高、新、精的新型工业园区,点亮河源工业之“火”。如此一来,“金木水火土”就都齐了,河源将走上一条具有河源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同时,我们还要通过五方面的工作来发挥生态优势,加快全面发展。第一,搞好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建设粤赣高速、广河高速等五条高速公路,河源将成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之间的“大陆桥”和“黄金通道”。第二,保护生态环境。通过矿产资源的治理整顿,防止水土流失、污染环境;通过林业生态的修复来改造森林植被;通过对企业进行排污控制和城市污水处理来减少污染。第三,坚持“工业立市”建设效益园区。第四,着力提高人口素质,投资教育,搞好计划生育。第五,端正党风,反腐倡廉,以党风带政风,以政风带民风。
今后五年力争GDP和财政收入增长一倍
记者:也许您在河源所重视的东西,如生态、人文等,在您离任的时候可能刚刚打下一个基础,效果要在几年甚至十几年后才能看到,对于这种明显“打基础”的政绩,您又是如何看待的?
陈建华: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这就不是一对矛盾。毛主席曾说过:不要把群众当阿斗。打基础、立足长远,这从来都是一个领导干部应该坚持的政绩观,十七大报告要求领导干部要有正确的政绩观。只有这样,一个地区的发展才能够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每一届市委、市政府都要为下一届乃至下下届打下良好的基础,这肩负着科学发展的要求。
举例来说,我们所确定的七大建设中,经济建设所占的比例为40%,其余六大建设各占10%。这就突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统筹兼顾了其它各个领域。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抓下去,我想,两到三年会初见成效,三到五年会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效果。
记者:我们注意到,河源决定要在今后五年投资28亿用于教育事业,这样的政绩观促成了这样的政策?
陈建华:省十次党代会提出了今后五年广东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如果河源没有普及,就等于拖了全省的后腿。更为重要的是,教育如果落后,河源将永远落后。因此,我们将此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后五年河源将投资28亿元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使得高中普及率达到85%以上,经过努力这是可以实现的。
关于资金来源,省政府对河源市有所扶持,河源有教育附加以及省财政对教育基础设施的援助。同时我们还发动社会力量办学,做好高中阶段后勤服务的社会化,并做好对口帮扶和社会捐资。最后,河源将从财政中的新增部分拿出一大块进行投入。
记者:按照这样的思路,五年后的河源在您眼中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您到任以后曾在河源做过深入的调研,如果用简单的几个字或几句话概括一下河源的定位和特色,您会作何选择?
陈建华:今后五年,河源将力争GDP和财政收入增长一倍,我们对此充满信心。从历史和区域来说,河源有着鲜明的定位。在这里我要这样推介一下河源:客家古邑,万绿河源;生态优先,加快发展。前有拉动,后有推动,河源想不动都不行,想慢都慢不下来。
河源亮点
快速发展 今年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外贸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继续位居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前列,分别在全省排第2、2、3、1位。
万绿河源 河源是“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最佳范例”,拥有一级空气、一级水质和一级森林。境内的万绿湖(新丰江水库)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水域面积达380平方公里,库容139亿立方米,水质长期保持国家地表水I类标准,是粤港地区重要饮用水源地,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唯一认证为“中国优质饮用水资源开发基地”。
黄金通道 河源高度重视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建设粤赣高速、广河高速等五条高速公路,河源将成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之间的“大陆桥”和“黄金通道”。
本报记者 徐林 甘超强 通讯员 贺远峰 摄影 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