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 制图
13日是“雪龙”号出发后的第二天。下午,在船上见到一位“老南极”——魏文良。这已经是他第十次奔赴南极了。出发前,我翻阅过不少南极科考方面的材料,“魏文良”是一个经常出现的名字。
作为国家海洋局极地办党委书记,57岁的他此次担负着我国第二十四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领队、临时党委书记的重任。
“当前,世界各国正在开展第四次"国际极地年"活动,我国首次参加,并以一个极地考察大国的形象登台亮相。这次考察活动是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的首航,因此在国内外备受瞩目。
”聊起南极科考,他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多年的与南极“亲密接触”,那里仿佛成了他另一个家园。在他看来,遥远的南极因为人类的活动,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
“尽管,参与极地事业的各个国家都有各自不同的利益,在极地具体事务上立场态度也不尽相同,在许多方面存在极强的竞争性。但在和平利用南极的共同立场上,各国都采取了理智的态度。”他说,南极文化为人类和平树立了范例。科学家和考察队员之间体现了在其他地区少见的合作精神,甚至表现出超越国界、超越政治、超越意识形态的人类的和平精神。
的确,南极文化是各国共同创造的,中国是国际南极大家庭的成员,中国的到来,也为南极文化增添了一抹中国色彩。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南极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调查采访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去过南极的人的共同体会,比如,中山站油罐上的5个京剧脸谱已经成为南极文化的中国标志之一,是南极的一道美丽风景,有重要的“国际影响”;每逢中国传统节日,中国考察站都会邀请友邻站队员做客,共度佳节;南极洲的中国地名更是烙上了“中国印”,自1984年中国队首次命名“长城湾”等第一批南极地名以来,迄今已在南极留下了300多个中国名字,并获得国际承认。“长城”、“中山”、“黄河”、“西湖”、“大唐”等地名,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延伸到了地球的最南端……中国文化的亲和力在南极得到充分验证。
“我国开展南极科学考察工作20多年来,队员们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是"爱国、拼搏、求实、创新"的"南极精神"始终代代传承。”魏文良说。
一边跟他聊着,一边思绪满腹。南极的模样在我心中逐渐具体、清晰了起来,那里不仅是一处瑰丽的自然风光,一个科学的试验场,也是一个文化展示与融合的大舞台。在那里,作为中国人、中国文化,我们没有缺席,没有迟到,故事也远远没有讲完……
(据新华社雪龙号11月1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