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扩招后,越来越多的学生住在了校外,很多人抱怨
“住在校外,割断了我
与校园文化间的脐带”
实习生 马俊刚 本报记者 狄多华
校内校外“两重天”
“我们生活在歌舞升平中,生活在灯红酒绿里。
从校门口到学生公寓的路上,分布着卖夜宵、水果的小摊和啤酒地摊,拥挤的路道上堆放着垃圾。网吧、酒吧、台球室的霓虹灯闪烁不停。
宋静虽然住在五楼,各种叫卖声、音乐声依然听得十分清晰。
“特别吵,一直要持续到零点左右。”对此,宋静感到很烦躁也很无奈。
此时,夜色下的校园却十分安静。在一条行人较少的路上,四五个学生在练习滑旱冰;在不远的路灯下,几个学生正在聚精会神地背单词,准备即将到来的英语四级考试;在大学生活动中心,艺术团的学生们在练习舞蹈……
校内和校外的环境差距很大。记者在连续几天的走访中发现,这种现象在高校中比较普遍。
社团活动无人喝彩
“我是文学社的一个无名小卒,但我很关心文学社的发展,也许大家还不知道,文学社现在已经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每次的活动都没有人来参加,开会成了我们几个干事的事……”负责社团组织工作的朱顺喜在文学社的QQ群中感慨。
该文学社曾经联合另外3个社团举办过一次大型的配乐诗歌朗诵活动,他们为此准备了将近一周的时间,还提前张贴了海报,希望更多的同学了解社团。但活动举办的时候,只来了20多人,可容纳100多人的大学生活动中心显得冷冷清清。
文学社负责人赵龙感到压力很大,这学期开动员大会,有将近50个成员的社团只来了十几个人。他说,同学住宿分散,导致活动组织越来越困难。
有此烦恼的不止赵龙一个,在该校的社团负责人大会上,许多人发出同样的感慨:社团活动作为学生展现才华的重要平台,在繁荣校园文化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可是苦心搞出来的活动却无人喝彩。
一位社团联合会的负责人分析说,参加社团活动,大一的同学是主力,大二的是骨干,大三的寥寥无几,大四的屈指可数,这在高校虽然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但分散居住也是社团活动不景气的重要原因。
住在校外公寓的梁润辉用“吃饭+睡觉”来形容自己的课余生活。梁润辉没有参加过任何社团,他解释说,学习很累,公寓离学校挺远,一出校门就懒得再回去了。参加过乒乓球协会的王宁强说,刚进校的时候什么都好奇,但后来就不再参加活动了。
拉开的不仅仅是空间上的距离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人格的完善和精神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高校的扩招,很多学校硬件设施跟不上,学生住在学校外面,拉开的不仅仅是空间上的距离,心理、感情、氛围上的距离也被拉大了。”一位教师指出,同一个学校,住在校内的学生对校园的感情要远远大于住在校外的。
兰州商学院的教师张新舟认为,高校应该有一种浓厚的校园文化,可以吸引学生,并影响到他们的言行举止。
西北师范大学的教师徐兆寿说,一所好的大学,更多的是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培养,思想的熏陶,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大学应该有大树,有林荫道,有知识渊博、和蔼可亲的教授,还应该有朗朗的读书声。
西北师范大学社团联合会常务副主席刘政很怀念自己住在校园的时光,现在上大四的他读预科时住在校内。“与外面相比,学校里面好多了,一下楼就是操场,下课后玩会儿篮球什么的都很方便。”
他说,校外住宿不仅使学生对校园活动疏远,给团学活动开展带来困难,也带来一些不安全的因素。原本在校园内很少发生的学生被偷被抢的事情,在校外时有发生。
“外面太吵了,宿舍上网的上网,打牌的打牌,读书的氛围比较差。”电子科学技术学院的吕平是“学习狂”,住在校外公寓的他没事就往学校跑,很羡慕在学校里住宿的同学。
“住在外面,学校有什么活动不是传达不到就是受影响去不成,我们与校园文化间的脐带被割断了,我们渴望回到学校去。”采访中,不少学生流露了这样的心声。
“前几年,我们去东部发达地区考察时了解到,针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所带来的一些问题,当地政府把这些后勤机构买回来,使得资源回归学校,让后勤社会化条件下的宿舍文化回归校园文化。”西部高校的一些管理者认为,“这对于西部的一些高校,实施起来有一定的困难。鉴于此,学校方面就要努力营造能够吸引学生的文化氛围,加强校园文化与宿舍的有效互动、融合。同时,公寓管理者不能一味地追求利益最大化,也要适当承担社会责任,在服务学生生活的基础上,在文化建设方面做好补充和引导。”
相关新闻:晒晒我的大学成绩单:大一“潇洒” 大四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