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15日电 15日是北京集中供热的第一天,与往年不同的是,这个冬天,20吨以下燃煤锅炉彻底从中心城区消失。
据《北京日报》报道,经过9年的努力,北京累计投资25亿元,将1.6万台20吨以下燃煤锅炉和4.4万台燃煤大灶、茶炉全部改造为使用清洁能源的供暖设施,年削减燃煤600万吨。
北京采暖季的达标天数从过去的50%以下增加到70%左右,空气质量明显提高。
从1999年起,北京分批启动了20吨以下燃煤锅炉的改造。这些锅炉,由于集中在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区,燃烧效率低,又属于低空排放,直接影响着环境质量和居民健康。一到冬天,环保部门最担心的就是因烧煤带来的二氧化硫浓度的升高。而二氧化硫是北京承诺在奥运期间达到国家标准的四项污染物之一。
9年来,为从根本上解决冬季的煤烟型污染,北京大量引进天然气、电力等清洁能源,不断进行能源结构调整,到2007年底,中心城区1.6万台20吨以下燃煤锅炉将全部改用清洁能源,彻底告别昔日黑烟滚滚的景象。
环境监测结果显示,北京大气中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从1998年的每立方米120微克下降到2006年的每立方米53微克,下降了55.8%,大气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为推动改造工作,北京市发布实施了一系列远远严于国家要求的配套法规、标准,并积极制定鼓励政策。1998年,《低硫优质煤及制品》标准实施;2000年,明确了对燃煤锅炉改用清洁能源的单位给予补助;2002年,更严格的《锅炉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出台;2007年,《锅炉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进行修订,明确规定“中心城区20吨以下锅炉禁止使用燃煤”。
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06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中清洁能源比重由45.4%提高到59.9%,上升了近15个百分点。
虽然9年的时间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北京采暖季大气环境中二氧化硫浓度仍然较高。对此,北京还将继续开展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环保部门也将继续加强对20吨以上燃煤锅炉的在线监测和大型燃煤锅炉环保设施使用的检查力度,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防止经营性小煤炉反弹,维护群众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