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晚,东方卫视播出新一期《闪电星感动》,台湾歌手范晓萱动情演唱,希望募得更多善款,号召更多人参加骨髓配对,帮助罹患急性白血病的硕士生卫佳蕴。
男孩邱睿赶来现身说法,17岁的他,在高考前3个月时得了同样的疾病,经过这个节目的帮助,他最终康复并考上大学。
很多观众为之动容。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制作的这档《闪电星感动》自2006年1月开播以来,通过80多位明星的努力,已募集善款超过1000万元,改变了80多名受助人的命运,在娱乐节目中独树一帜。
“至少能让他们过得好一点”
明星让人刮目相看
这是上海一户特殊的四胞胎家庭。
为帮助工薪族的爸爸妈妈筹得4个宝宝上幼儿园的费用,儿童节目主持人小荷姐姐给四胞胎喂饭、展开爱心宣传,并捐出自家小提琴拍卖。
节目最终募得10余万元善款。四胞胎的奶奶,一位60多岁的老人,一下子跪在导演和小荷面前:“你们到我家,连水都没喝一口,却帮了这么大的忙!”
导演刘娜自问,“我们如何承受得了一位老人的重重一跪?我们不可能伟大到改变别人的命运,但至少能让他们过得好一点。”
家住崇明岛偏僻村庄的10岁女孩顾逸飞,从小与养父相依为命,却因突发脑溢血命在旦夕。年收入不到2000元的养父,借来几万元手术费,及时为她进行了开颅手术。可面对高昂的术后恢复费用,走投无路的父亲,只得带着缺了一块头盖骨的顾逸飞回家……
那是上海最热的一天,低烧未退的“越剧王子”赵志刚,坐上渡船去探望这位素不相识的女孩。“第一眼看到小飞飞,我就有种强烈的愿望,一定要尽我所能帮她站起来!”赵志刚回忆。
苦孩子出身的赵志刚,把各地的朋友、戏迷发动起来。有残疾人戏迷,坐着轮椅一张张推销赵志刚义演门票。演出现场,赵志刚捧出的拍卖品,是自己最珍爱的《何文秀》戏服,要知道,由于手艺失传,这套戏服已无法复制了。
赵志刚个人率先拿出1万元,女儿也将1000多元压岁钱悉数捐给小姐姐。现场的赵志刚戏迷,多是些阿姨妈妈们,平时买菜都一分一厘精打细算,这时却冲到前面300元、500元地捐。最终,赵志刚为小飞飞募得17万多元。
收视率常居当日首位
娱乐与慈善实现双赢
作为国内首个持续性的明星慈善节目,《闪电星感动》探索了一种慈善的新方式:用公益慈善的名义和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演艺明星集合起来,将社会爱心力量发挥到最大化。它不仅打动了普通观众,也让节目制作者和明星受益匪浅。
制片人尹晓葳念念不忘节目的首次录制。那天请的明星是香港的钟汉良。他站在宣传卡车上进行爱心宣传,从南京路到静安寺、从五角场到东方明珠……大冬天的,偏偏下雨了,钟汉良穿双薄底帆布球鞋站在雨水里,非常投入。有“粉丝”打车一路跟着他跑,他就下车劝,别冻感冒不要再跟了,打车的钱,不如作爱心捐款吧!
好几位明星,都将参加节目录制的这一天称为自己“一生中最完美的一天”。
“明星有广泛的号召力,尤其对青少年"粉丝"影响蛮大,示范效应强。”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综艺部总监田明表示:“很多明星公益意识还是很强的,展示他们这一面,对追星族也是一个引导。”
“做了那么多综艺娱乐节目,很深的体会是,观众最喜欢的,并不是"剑走偏锋"的低俗节目。”田明认为,在收视竞争激烈的今天,同样可以通过娱乐节目表达昂扬向上的价值观。
“收视率证明,真挚的投入会有回报。” 尹晓葳说。《闪电星感动》的收视率,基本保持在当天播出节目的首位。
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杨雄说,“人们不需要太多的说教。通过政府和主流媒体的力量,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是努力的方向。”
名气越大,责任越重(快评)
李泓冰
名气越大、责任越重。无论是对明星还是媒体而言,都是如此。
越来越多的明星和媒体,意识到自己拥有的巨大感召力和肩负的社会责任,开始尝试着在社会公益领域有所付出。
2006年初,李宇春代言红十字会设下“小天使基金”,短短两个多月,得到捐款6000多笔,总额达40万元。王菲和李亚鹏这对明星夫妇成立的“嫣然天使基金”,成为中国明星慈善的标志性事件之一,不少唇腭裂儿童受益于此。
尽管某些公益晚会,有时让人诟病为作秀,但不可否认,明星投身公益事业,其积极意义是主要的。
当然,依然有一些媒体,漠视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热衷于炒作,迷失于收视率与“眼球经济”;也依然有很多的明星,频繁出现在充满“商业气息”的走秀与客串中,离公益与慈善渐行渐远……
《闪电星感动》告诉我们,不要低估大众的智商和情商。“喜闻乐见”与“健康向上”并非水火不容。
(责任编辑: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