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城际铁路,是我国第一条采用无碴轨道技术修建的设计时速为350公里的客运专线。在我国铁路建设史上,它是一次建设理念的飞跃,一座里程碑式的工程。
上场伊始,中铁十七局集团三公司副总经理兼京津城际铁路项目经理刘新福和项目领导一班人就敏锐地意识到,京津城际铁路不仅是一场技术的决战,更是一场质量的决战,谁牵住了质量的“牛鼻子”,谁就会赢得最后的胜利。
他们在项目上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用文化铸造精品,誓把京津城际铁路建成世界一流的客运专线。
三公司京津项目倡导“永远争第一、永远保第一、永远当第一”的理念,体现在工程质量上,就是“开工必优,一次成优,实现工程质量零缺陷”。按项目经理刘新福的话来说:就是“脚踏实地,从小事着手,从细节抓起”。
容易被人忽视的钢筋笼
职工们讲述了一个有关钢筋笼的故事。
三公司在京津线担负着400多个桥墩的施工任务。在桥墩钻孔桩施工中,钢筋笼的制作是保证桩基质量的重要环节,但又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环节。
刘新福带领项目有关工程技术人员,从钢筋加工入手,仔细分析出钢筋加工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钢筋弯曲、接头尺寸偏差过大、焊缝尺寸不足等15个常见质量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他们逐个总结出解决方案,为提高钻孔桩施工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施工的3900多根钻孔桩,一次性质量检测全部合格,I类桩达到了98%。
“细节决定成败;京津施工无小事。”在三公司京津项目职工中达成了一种共识,形成了一种理念。窥一斑而知全豹。在工地现场,我们看到各种警示牌、标示牌规范、醒目、美观,各种操作规定各就其位,各种材料摆放分门别类、井然有序,施工现场忙而不乱。凡是到三公司工地检查或参观过的人,都称赞他们:“质量管理全面到位”。
安然无恙的基坑
提高工程质量,首先要提高人的素质。以人为本,是三公司京津项目文化的核心。京津城际铁路技术新,施工标准要求高,他们把职工技术培训作为大事来抓。先后在工地举办了多期铁路客运专线施工技术培训班,严格考试,不合格者不准上岗。对一些铁路客运专线施工新技术和新工艺,他们还请专家、教授到现场作示范,手把手地教职工操作。
项目经理刘新福对职工说,施工就如同打仗,谁想在前面,谁就能赢得主动,就多几分取胜的把握。超前思考,超前计划,补“牢”于亡“羊”之前,是他们项目质量文化的一大亮点。
去年6月,三公司施工管段桥墩基础展开全面施工。刘新福和项目领导一班人,对施工的方案和每个细节都做了周密的论证和部署。他们从当地气象部门走访中得知,当地每年七八月份的雨水较为丰富。他们在制定施工方案时提出,所有参加桥墩基础开挖的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使用钢板桩进行防护,而且作为项目一条铁的规定,必须坚决遵照执行。
一些职工不理解,说使用普通防护同样可以施工,用钢板桩增加了工程成本,“杀鸡用牛刀”不合算。
刘新福和项目领导耐心给职工们解释:用普通防护,一下雨基坑容易坍塌,工程质量难以保障,而且容易出安全事故。采用钢板桩防护,眼前看工程成本是增大了些,但如果工程进度快,安全、质量有保证,不窝工,仅节省机械台班费一项,就可把增加的成本挣回来。
2006年夏季,当地持续下了近一个月的雨,由于三公司桥墩基础施工防护措施到位,管段的400多个基坑安然无恙。起初埋怨用钢板桩防护的职工信服了,大家开玩笑地说:“在基坑里绑钢筋,早上穿的衣服,晚上回去连泥水都不沾一滴。”
丢不了的螺帽
优质的工程质量,来自于严格的质量管理。三公司担负的施工管区内,有一段长900米、高8米的扶壁式挡墙路基。这种挡墙路基,在我国铁路施工中首次使用,特点是:建成后路基能长期保持稳定,提高列车运行的平稳度,节约土地,美观而利于环境保护。
扶壁式挡墙路基对施工质量要求很高,建成后的挡墙要在一条直线上,任何的偏差都会影响挡墙的使用寿命。
刘新福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对扶壁式挡墙施工工艺进行了技术攻关,总结出挡墙施工的质量控制点是立模和混凝土灌注。有力的措施,到位的管理,让他们施工的扶壁式挡墙,一次性质量检验,达到设计要求。
“对质量的追求,就是对完美的追求。”这是三公司京津项目职工经常说的一句话。上标准岗,干标准活,认真按照技术规范施工,成为三公司京津项目每一位职工的自觉行动。
在三公司京津项目工程部的墙上,贴着一张质量统计柱形图。图的横向标着管理、技术人员以及施工负责人的姓名;纵向标着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事无巨细,每天通报。各管段的负责人,通过图表,对自己施工区域的情况了如指掌,哪怕是少一颗螺帽,都做到心中有数。在铁道部组织的全线质量信誉评价中,他们连续五次获得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