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十一月十八日电(记者孙自法) 中国官方十八日明确提出,“十一五”后三年,中国将全面抓好《航天发展“十一五”规划》的落实,重点开展月球探测二三期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等航天重大工程的论证,并争取尽快立项等六大方面工作,努力实现航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当天在北京联合举行第三次民用航天工作会暨全国空间应用推广交流会,国防科工委在会上详细发布了中国航天今后三年将重点开展的六方面工作:
——全面实施重大工程。一要深入开展月球探测二三期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等工程的论证,争取尽快立项;二要抓好已立项工程的组织实施,抓紧新一代运载火箭基本型工程的研制工作,确保完成“十一五”期间的研制计划节点;三要抓好重大专项所涉及的关键、核心技术的前期攻关,攻克一批具有全局性、带动性的关键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
——推动各类卫星的立项、研制和发射工作。包括推动高分辨率立体测图卫星、“风云二号”○三批气象卫星和“风云四号”新型静止轨道气象卫星、新型海洋卫星尽快立项;要完成“资源一号”○三卫星、“海洋二号”卫星、“风云三号”气象卫星、环境减灾小卫星星座三颗卫星的研制发射任务等。
——切实推进卫星应用及航天产业化进程。中国今后要从卫星地面系统建设、卫星应用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推广等方面,大力拓展卫星应用,推进航天产业化进程。
——加大民用航天预先研究力度、增强技术储备。要瞄准未来高新技术发展的前沿,重点突破大型卫星天线、激光通信、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有效载荷、先进运载技术等;力争实现太阳同步轨道卫星设计寿命由目前的两至三年提高到四至五年,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寿命由八年提高到稳定运行十五年;继续做好空间碎片的研究工作。
——加强政府对航天的管理与基础能力建设。积极推动航天高技术向社会转化,同时积极吸纳社会上先进适用的技术进入航天领域,并健全军民结合的协调、运行机制,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
——不断扩大航天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务实地开展宽领域、多层次、有重点的国际合作,营造更加开放的国际合作环境,积极开拓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服务市场,进一步提升中国航天国际竞争力。
(责任编辑:赵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