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昭光编著的畅销书
秋高气爽之时,哪些食物是温和滋补的好选择?生活节奏过快,城市白领如何调理身心?看似无关紧要的生活习惯,对人身心健康有哪些影响?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们,分别应该怎样保健养生……这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每一个现代人都息息相关。大众健康,正在成为社会生活的关键词和人们关注的焦点。公众对健康问题前所未有的强烈关注,导致了近年来生活健康类图书市场的一片繁荣。
生活健康类图书有多红
综观京城各大图书市场,生活健康类图书都吸引了众多人士驻足翻看。
据北京图书大厦四层的秦先生介绍,大众健康类图书的销售大约占到整个四层生活类图书销售总额的25%左右。而一些统计数据也表明,大众健康类图书在生活类图书市场的码洋比重已达到35%~40%。
总体来说,当前的保健养生类图书,分类详尽繁多,数目巨大。与报纸杂志的分众化营销相类似,生活健康类图书目标读者十分明确。孕妇食谱及心理调节、胎教、婴幼儿喂养、滋补药膳、家庭救护及就医指南、家常保健菜谱、针灸按摩、运动饮食及保健、旅游保健、男女保健、中老年人养生、健身瑜伽……应有尽有,不同需要的读者都能一目了然地找到自己所需的类别。而且,每种门类下面都有大量不同的图书可供选择。同时,还有一些系列保健图书,根据现代人的生活范围,详尽地分为性健康、茶健康、车健康、电脑健康、运动健康、旅游健康、心情健康等等,分类详尽而明确。
最近,《求医不如求己》、《习惯是最好的医生》、《无病一身轻》、《美,从牙开始》等书籍,被摆放在图书市场的醒目位置。而一些知名医学专家编著的保健图书,长久以来一直处于畅销行列,成为一种引人瞩目的现象。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等编著的《登上健康快车(第一、二辑)》、《洪昭光健康忠告》、《生活方式与身心健康》等书,出版后都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情支持。这些书不但告诉人们养生保健的健康方案,也传播了至关重要的健康理念。
生活健康类图书为什么这样红
此类图书的走红,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综观当前的图书市场,旅游、励志、投资理财、大众文化等与人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的书籍,都呈现出了比较繁荣的景象。生活逐步走向富裕的人们,渴望更成功、更舒适、更健康的高品质生活。高度关注健康成为社会发展必然结果,也为生活健康类图书的走红奠定了坚实基础。养生保健类图书作为馈赠礼品,也受到人们的青睐。
而近年来社会大力倡导健康观念,也营造了健康无价的浓厚氛围。迎奥运活动中,“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等颇有感召力的口号深入人心;电台、电视台各种各样的保健养生节目,也在灌输着健身美容的理念;大众健康类报刊杂志、各大网站的健康频道与读书频道,以及当当、亚马逊、卓越等影响广泛的网上书店,都在热情推介生活健康类书籍。而对晚报、都市报而言,保健养生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此外,美容美体的瑜伽,涵养身心的太极和武术,也吸引了众多青年人参与到运动健身的热潮中来,从而改变了保健养生只局限于中老年人的格局。所有这些因素,都驱动了生活健康类图书的发展繁荣。
红火之中有隐忧
对于如何养生保健,自古以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窍门各不相同。然而人命关天,健康无价,养生保健来不得半点儿戏。因此此类书籍的质量如何,就成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可是现实表明:情况不容过分乐观。
在生活健康类图书畅销的情势下,一批令人生疑的图书也混迹其中。有的作者声称自己是古代某名医的几十代孙,以示家学渊源深厚,却不免让人心生疑窦:这与作者书籍的科学性有何必然联系?有作者的高学历被指造假,其著作的科学性就更令人难以确信;而有的著作试图用一种理论解释所有问题,不免让人感到观点偏颇。同时,中医针灸按摩类的图书如何更加简明易懂,科学有效?深挖古代典籍,如佛教、道教养生理念的书籍,如何让高深莫测的理念更为普通百姓所理解?那些“祖传秘方”和民间偏方的“集成”之类,其适用性和安全性究竟如何?这些问题始终值得高度关注。
总体来说,生活健康类图书繁荣的背后也存在鱼龙混杂的怪现状。理论过于芜杂,让人无所适从。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还会进一步张扬,对健康类书籍也会一直存在旺盛的需求。但是,只有为广大公众提供科学、有效、简明的生活保健图书,更好地为读者服务,生活健康类书籍才会进一步良性发展并持久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