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14页的封面文章,所有在德中国留学生一夜之间都成了间谍?8月26日,德国主流社会拥有相当影响力的杂志《明镜》刊出“黄色间谍”。报道中露骨的辱华情绪、直裸裸的攻击性语言,大大超出了华人忍耐的底线,他们拿起法律武器,要捍卫自己的尊严。也许是巧合,《明镜》总编辑在此时提前离职了。 |
|
如果在德华人决定起诉,《明镜》总编辑施蒂芬·奥斯特将成为被告之一。小图为刊登“黄色间谍”一文的杂志封面。法新社
|
新闻回顾:中国留德学者召开讨论会 批驳德国媒体不实报道
在德华人向《明镜》周刊递交抗议信
针对《明镜》周刊一则“黄色间谍”的反华报道,在德华人打算将其送上法庭,但杂志刊发照片中的五名中国留学生却顾虑重重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梁辉发自北京 德国《明镜》周刊一则“黄色间谍”的反华报道所掀起的风波远未平息,在德华人斥之法律手段已箭在弦上。
8月26日,在德国主流社会拥有相当影响力的杂志《明镜》,刊发了一篇长达14页的封面文章,矛头直指中国,诬称所有在德中国留学生为间谍。该杂志不仅打出醒目的“黄色间谍”标题,还配有一张黄色面孔从幕后向外窥探的照片。报道中露骨的辱华情绪、直裸裸的攻击性语言,大大超出了华人忍耐的底线,也让一些德国普通民众嘡目结舌。
“是可忍,孰不可忍”“该出手时就出手”。在“人在德国”网络论坛上,一些华人网民如此表达自己的愤怒之情。依照德国法律,11月26日是提出法律诉讼的最后期限。时间紧迫,而《明镜》周刊至今没有任何答复,起诉《明镜》在所难免。
倪诚,1999年的赴德学者,目前是在德华人学者学生联合会副主席。热衷华人公益事业的他向《国际先驱导报》透露,现在已经成立了在德华人维权委员会,负责组织此次上诉。不过,具体方案还未最终确定。
《明镜》总编辑提前离职 也许是巧合,据德国媒体日前报道,《明镜》周刊的总编辑施蒂芬·奥斯特将被提前解约,原因是股东董事会对他投了不信任票,半数以上董事会成员不认同他的报道风格和思路。消息人士向《国际先驱导报》透露,奥斯特的聘任合同本要到明年9月份才到期,但估计他将在今年年底前离职。
不过,该消息人士强调,总编辑提前解约是《明镜》内部事务,跟此次反华报道风波没有关系,因为《明镜》内部对杂志的报道风格、思路早有分歧。倪诚则向《国际先驱导报》表示,如果进行法律诉讼,总编辑奥斯特肯定是主要被告对象,他的提前离职也许是个好消息。但是,倪诚同时表示,不对《明镜》内部人事变动作任何评论。
有理、有利、有节是华人反击《明镜》辱华报道的原则。11月1日在法兰克福华人团体联席会议上,确定了“舆论反击、示威抗议、法律诉讼”三步骤;11月10日,在德国汉堡《明镜》周刊总部大楼前,150多名华侨华人以及学者学生代表举行了示威活动,并提交了抗议书,要求《明镜》在下一期周刊上刊登道歉启事。但在18日上市的新一期《明镜》周刊上,记者并没有刊登任何声明作出回应。
华人律师主动请缨 打官司,《明镜》周刊应该算得上是老手了。并非第一次因报道“失误”惹火上身的《明镜》,早已网罗了一大批律师、法律顾问为自己保驾护航。因此,华人团体要打赢这场官司,算得上是一场法律攻坚战。
“最好是能够聘请到熟悉该法律领域的德国律师。”倪诚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可能会以“侮辱罪”或“诽谤罪”上诉。由于担心聘请德国律师会有所保留,倪诚准备寻找华人律师辅助。在德国的华人律师很少,目前已有一位华人律师发来电子邮件主动请缨,维权委员会也在主动联系另外一位华人律师。
对于如何打这场官司,维权委员会还没有具体的方案。倪诚在答复本报的电子邮件中表示,下一步的具体方案要等《明镜》周刊最后的答复来确定。如果它在11月19日最后期限前没有任何答复,维权委员会再商讨下一步行动。
据了解,现在已经有很多华人在为起诉《明镜》献计献策。在“人在德国”网络论坛上,一位对德国法律较了解的网民发贴说,在德国法律中的侮辱罪,需要严格界定侮辱的对象。如果仅是泛指是侮辱了“中国人”或“在德的中国人”,那胜诉的机会为零。因此,“一定要清楚到底侮辱了谁”。
对此,倪诚表示手上也掌握了一些证据。比如,《明镜》文章配发照片中的中国留学生能够站出来起诉,那胜诉的几率会大增。
(责任编辑:张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