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士兵”莫“分家” 受评功评奖指标限制,个别基层单位曾经把“优秀士兵”的卡片、证书、喜报和证章“分家”:表彰通报和“优秀士兵”卡片上写的明明是张同志的名字,证书却被“安慰”给了李同志,喜报“照顾”给了王同志,证章也另有其主。
把“优秀士兵”一分为四,看似扩大了表彰面,照顾了“大多数”,甚至化解了部分退伍战士的思想压力,但这种搞平均主义、迁就照顾的做法与评比表彰的原则性、严肃性格格不入,既不利于部队建设,又不利于战士的健康成长。这种做法会使继续服役的战士认为自己即使干得不好,将来退伍时连队也会照顾自己,从而产生“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想法。
63878部队 程龙继
莫忘“不在家”的同志 每年评功评奖期间,总有一些单位的官兵因进修、外训、休假、住院、借调等原因外出而“不在家”。这些评功评奖时“不在家”的同志中,不少人平时工作业绩突出,为单位的建设做出了贡献,有的甚至立下汗马功劳。可是笔者了解到,往年一些单位评功评奖时往往忘记了他们,让他们在“回家”后很失望,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所以笔者呼吁,在评功评奖时莫忘了那些“不在家”的同志。96164部队周多发、王怀东不可模糊评比标准
在每年的评功评奖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同志都够条件,出现难以取舍的情况。每当此时,便会听到有的领导同志感叹:“手心手背都是肉,实在不好办啊。”
“手心手背都是肉”这一态度,虽说很有人情味,但也最容易让人丧失原则,不分优劣,会使得一些素质平平、业绩一般的人获得不应获得的荣誉和利益。
再难取舍也必须坚持评判标准,不能因为“手心手背都是肉”就模糊评比标准。笔者认为,我们应该用客观的标准、精准的尺子来衡量参评者,看谁过得硬,看谁够格。我们相信,在尊重民意、尊重能力、尊重业绩的前提下,是不难分出高低的。
解放军第210医院 赵会晶
不能“论资排辈” 评功评奖是调动官兵积极性、总结讲评全年工作的有效手段。可是笔者在基层单位采访时却发现,有的单位还存在“论资排辈”现象。如果奖励名额有限,连队干部会对一些老士官、老同志给予额外的照顾,而一些平时表现较好的新同志则因“以后机会还多”等理由失去奖励机会。
笔者认为,评功评奖一定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真正做到让被评上的硬气,没被评上的服气。如果为了“安抚”老同志、为了消极保稳定而“论资排辈”,将挫伤更多官兵的工作积极性。
63680部队 曹新、鞠勇
“让功”不应提倡 在过去基层评功评奖时,我们看到有些工作干得很突出的老同志碍于面子,主动提出不要立功。有的领导还把这种现象大加宣扬,认为老同志风格高。一个单位,今年你“让功”,明年我“让功”,还可能出现“轮流坐庄”的情况。笔者认为,“让功”、“轮流坐庄”都是不正常的情况。评功评奖是一项非常敏感而严肃的事情。经过层层筛选而确定的候选对象应该是成绩突出、能够起到模范作用的优秀分子。
“让功”,看似讲风格、讲民主,实际是奖励工作中的平衡照顾行为,使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得不到发挥。由于所谓“发扬风格”,使评功评奖的严肃性受到破坏,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原则。笔者因此认为,评功评奖应该尊重群众选择,维护党支部决定,谁优秀就表彰谁,没有必要提倡推让,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评奖工作的公平公正。
61068部队 冯纪隆
不争“评时”争“平时” 眼下,评功评奖工作陆续展开。这个时候,少数同志也为争取个人荣誉而“活跃”起来,或四处打探,或东奔西跑,有的甚至到处拉选票。笔者认为,部分战士的这种做法不妥。
“平时不努力,评时徒伤悲”。如果不争“平时”争“评时”,那就有点本末倒置了。如果我们平时争着干好工作,那么“评时”就用不着争了。为什么?因为平时争了,各项评比成绩清清楚楚地摆在那儿,到年终总评的时候就用不着争了。因此,我们应干在平时、比在平时、争在平时,从做好每一件小事做起。日积月累,我们就无形中具备了评功评奖的条件和优势。
“评时”不争“平时”争,说来容易做到难。毕竟,每个人很难没有功利思想。我们因此呼吁基层带兵人多做细致耐心的工作,教育广大战士树立正确的荣誉观。
66481部队部队 许如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