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蚌埠太平街市场火灾发生后,蚌埠武警支队开始奉命对现场涉及的三条道路进行了临时封锁,以便消防战士能最大便利地开展工作。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临时封锁的三条道路已经通行,只是通往火灾现场的三个入口被拉上了警戒线,进行封锁。据了解,目前消防部门正在对火场进行全面清理,试图找出起火点、查明火灾原因。
失火大厅地面蒙着厚厚黑灰
昨日上午,记者再次回到蚌埠太平街市场附近的火灾现场。经过一夜战斗,云集于此的全省7个地市的41辆消防车已全数离开,只有两辆蚌埠当地的消防车驻留在火场内待命。
与此同时,武警也解除了对火灾现场周围三条道路的临时封锁,而是退到火场边缘。他们拉起警戒线,分兵把守着火场与外界连通的三个出口,禁止除消防部门外的所有人员进入。
因为失火的太平街批发市场的一楼、二楼用于商铺和仓储,三楼以上都是住户,所以有关部门已经为仍住在一号厅楼上的少量住户办理了临时通行证,但他们也不得下到一楼、二楼进入火场。
站在警戒线外记者观察发现,整个现场可谓惨不忍睹。大量被烧焦的货物已经辨不出形状,一楼大厅天花板上通过楼板裂缝,还“渗”出很多烧焦的垃圾悬挂着。据进入火场的消防战士介绍,火场内有些地方烧焦的货物已将路口堵死,整个大厅的四周被熏得漆黑,到处是厚厚的黑灰。
目前,消防部门已经组织力量进入火场,对失火的二号厅进行火灾调查,主要是通过进一步的清理,找到火灾的起火点和火灾原因等,预计火灾调查报告将很快得出。另据了解,目前善后的处理方案仍没有出台。危急关头战士抱出8个煤气罐在此次与火魔的较量中,动用人员、车辆之多,战斗强度之大,用当时在救火现场的一位消防老兵的话说“当兵十几年还没有遇到过”。据了解,20日上午11点01分,蚌埠市消防指挥中心突然接到火灾报警电话,称太平街市场一楼商铺突然发生了火灾。接到报警之后,蚌埠市消防指挥中心迅速调集辖区一中队3辆消防车、18名官兵紧急赶赴火灾现场,而董淼就是这18人中的一员。
在蚌埠三院内科急诊病房,记者见到了病榻上的董淼,精神不错的他向记者回忆了当时的情况:
3分钟内,董淼与战友们赶到了火灾现场,但是火灾在短时间内已经迅速蔓延,整个市场内到处浓烟滚滚,还不停发生爆燃。在和5名战友一起从楼上抢救出7人后,因为事先得知火场内有数个家用液化气钢瓶,一旦被引爆,整个大楼都有危险。危急关头,他与战士们戴着呼吸器进入火场,搜寻那一个个“定时炸弹”。当董淼折返三次后,他与战友共从已经发烫的房间里抱出8个钢瓶。董淼告诉记者,当最后一次折返火场中心时,呼吸器里的空气已经不够,他眼看着不远处的钢瓶,决定还是进去。“因为我如果回去换呼吸器再回来,那钢瓶可能就要发生爆炸!”董淼在失去呼吸器支持的条件下,冒着黑色的浓烟,终于将第三个钢瓶抱了出来。从事后的现场扑救情况看,现场没有遗留一个液化气钢瓶,从而避免了更大的灾难性后果。
董淼抱出钢瓶后,又继续坚守水枪阵地近两个小时,在破拆二楼玻璃后,他又第一个抱起水枪爬上消防梯。据了解,在此次灭火行动中,这个来自黄山的23岁青年因为坚持作战近10个小时,并呛入大量烟尘,在撤离火场后被直接抬进了医院。董淼则微笑着告诉记者,呛了烟就老是咳嗽,这病根也是在一次解救被困群众的行动中落下的。空空营房急坏了负伤“留守兵”在董淼的病房中,记者还见到了他的战友吴国健,而这位业务尖子却在此次战斗中途成了“留守兵”。吴国健腼腆地告诉记者,因为自己在前期的灭火战斗中负了伤,指导员命令他必须在营部休息,而当时空空的营部却急坏了这个留守的兵。
吴国健作为战斗班班长,到今年已经整整7年时间了,他告诉记者,经历的火灾无数次,但这一次肯定是最大的。他随队赶到现场后,首先负责二号厅西侧的水枪阵地,于是,这个瘦弱的小伙子抱着沉甸甸的水枪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在二号厅的二层外墙玻璃被击破后,他们奉命进入二层火场,对火场明火进行控制。于是,他拖着水枪,通过消防梯爬了进去。在经过多回合的较量后一处明火点已经被控制,当他刚想拖着水枪移动时,意外发生了。一个大号铁钉穿过厚厚的消防靴刺入了他的脚心,这时,已经浑身湿透、精疲力尽的他甚至连腿也无力抬起。几次尝试失败后,他开始向旁边的战友呼喊,最终是一名战友将那根铁钉拔了出来。
吴国健被命令送往医院包扎后,他拖着湿漉漉的衣服回到了营房,而营房里除了门卫,空无一人。据了解,此次蚌埠消防支队包括机关人员甚至小车司机都投入了战斗。吴国健看着空空的营房,想着不远处的火场,心里着急起来。于是,他拿来对讲机,听着里面战友那熟悉的声音,捕捉着火场里的每一个信息。“我就想听听火灭得怎么样了!”吴国健把对讲机当成收音机一听就是几个小时,直到听到“基本被控制”的声音。(马驰卓也强飞) (来源:中安在线-安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