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成都市将加大环保治理力度,规划项目总投资预计378.78亿元,涉及项目319项———
本报记者张元忠实习生赵圆媛本期嘉宾:
王小琪省社科院区域经济(对外开放)研究所所长
谢元鲁四川师范大学教授但德忠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教授
成都面临多重环保困境
记者:成都市环境现状如何?
王小琪:成都市的环境跟过去比有很大改善,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情况比较好,但离提高百姓生活质量和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饮用水隐患、水污染、郊区排污有漏洞、农村面源污染突出、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转移等都成为群众关注的问题。
谢元鲁:成都本身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近几年为争创“中国园林城市”和“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政府对城市环境的要求也随之加强。但在城市化和工业化初期,由于城市建设主要解决居民居住和工业发展问题,导致绿化减少和“三废”排放严重。城乡接合部扩展速度加快和管理机制薄弱也使大量自然生态被破坏。同时,部分市民的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
但德忠:从总体上说,成都的环境正逐年好转。但上游水污染和农村面源污染的解决困难度高,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方式仍然是落后的填埋式处理,成都的环境治理之路还任重道远。
要把农村环保纳入统一规划
记者:明年2月全国将实行污染源普查。针对上述不足,成都应实施哪些治理对策?王小琪:成都要提高环境质量,必须将环境治理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污染程度小的产业;加大汽车尾气治理力度;把环境治理和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相配套,把农村环境保护纳入统一规划;大力提倡企业清洁生产;加大重点流域的治理。
谢元鲁:成都环境保护需要四方面努力。从宏观上看,要加强规划意识,把大成都环境治理作为整体战略来实施。其次,要引入创新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经济,促进资源再利用。再次,要加强市民的环保教育。此外,在城市化进程中,要保护现有的生态遗产,在此基础上还原已破坏的环境。
但德忠:成都的主要环境污染已从原来的燃煤型污染和光化学污染转变为第三代污染———室内空气污染,现在大部分居住房和商业用房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超标。对此,成都市正加大河流管网建设,实施雨污分流,使生活污水进污水处理厂,还市民干净的水源;该市还在进行土壤普查,全面掌握土壤的污染状况。
跨行政区联动治污势在必行
记者:最近,苏鲁皖浙四省建立了跨省联防治污机制来治理跨界污染的问题。这对成都有哪些借鉴作用?
王小琪:这对成都有很大的启示。可以尝试编制跨行政区域的环保规划,特别是将工业集中发展区纳入统一规划和统一治理。其次可以建立统一的标准,对建设项目进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估。还可以组建跨行政区域的环境信息交流机构,这有利于相关区域的环境污染信息交流与对策制定。
谢元鲁:成都区域内水系环境复杂,需要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建立跨行政区联防体系。例如可以建立阿坝—成都联防机制,在上游水域建立监测治理机构,解决成都水质源头污染问题。同时,作为水出口市,成都也应该和下游城市建立合作关系,例如可以在成渝经济区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两大城市联动共同防治区域环境污染,对于长江流域乃至整个中国水环境治理都将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
但德忠:我省已经有了跨州市水环境治理的先例,在岷江、沱江和嘉陵江流域建立了20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帮助环保机构实时掌握3条主要河流的水质,尽早发现和控制污染事故,及时发布水质污染预警预报。另外,从今年11月开始,我省将启动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监测预报,公开城市大气质量评估,这将对提高成都环境质量有极大的预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