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福州11月21日专电(记者 郑良)福建省公安厅近日公布了当前虚假信息诈骗犯罪出现的几类新手法,提醒群众提高警惕。
手法一:短信讹财“推陈出新”。今年10月8日,家住南平市延平区梅园新村的游某收到一则短信,表示其在国美商场曾有刷卡消费记录。
由于自己并未有此消费,游某便急忙回复短信与对方联系。交流中,对方声称其银联卡存在安全隐患,可以帮助该卡进行密码升级,防止卡内现金被盗用消费。游某立即在对方“指导”下,到银行自动柜员机上进行了操作,结果把13万元现金稀里糊涂地转到了犯罪分子的账户上。
据福建省公安厅统计,今年以来,闽北地区发生的虚假信息诈骗案中,以手机短信为媒介进行诈骗占60%以上,除了虚构车祸外,虚构银联卡消费、消费后的退税退费、发布绑架信息、虚构招聘信息等诈骗形式层出不穷。
手法二:中奖提示“花样翻新”。家住南平市延平区四鹤街道的陈先生在一家正规超市内购买了一盒高露洁牙膏,回家拆开包装,发现内有一张制作精美的兑奖单,上面还有查询中奖与否的联系电话。陈先生立即拨打了该号码,电话那头有人像模像样地查询、登记了一番,告知陈先生的确是中了大奖,但要“先交税”,就这样,陈先生先后三次通过银行汇款,被对方骗走了近4万元。
警方发现,虚假信息诈骗犯罪分子将印制的中奖卡趁人不备装入正规大型超市内的商品包装内,利用消费者对知名品牌商品的信任骗取钱财。
手法三:网络诈骗。今年以来,犯罪分子通过网络建立虚假“六合彩”网站,或在淘宝、易趣等知名网络交易网站发布虚假廉价商品信息实施诈骗的案例也层出不穷。
福建警方提醒,犯罪嫌疑人之所以频频得手,就是抓住了人们的两大心理:一是“一夜暴富”梦,二是对钱财的“不安全感”。避免受害关键还在于自我约束,只有提高警惕性,彻底杜绝“天上掉馅饼”的投机心理,才能避免上当。
此外,银联卡诈骗案件最终必定要通过转账完成,此阶段有两次转出确认的操作,储户必须对此保持高度警惕;任何银联卡消费信息也必定是通过银行客服台发出的,任何以手机号码或其他不明号码发出的信息都不能轻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