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也许注定是属于干细胞的一天!
这一天,日本和美国研究人员分别在《细胞》和《科学》杂志上在线发表论文,宣布他们各自独立进行的研究,首次利用人体皮肤细胞研制出了类胚胎干细胞。这一突破被学界评价为生物科学的“里程碑”,有人认为他们将非常有可能问鼎诺贝尔奖。
同一天,在北京香山饭店,中国这一领域的几乎所有研究团队的领军人物聚集一堂,参加以“干细胞生物学与克隆”为主题的第313次香山科学会议。而此次会议的主题评述报告内容,正是这个炙手可热的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iPS)。
“这一技术,通俗地讲,就是将分化得十分成熟的正常体细胞,在导入四种基因载体后,就具有了一个胚胎干细胞所有特性,又重新"退回"为一个多功能的干细胞。”美国哈佛医学院的贺熹先生向记者这样解释iPS是什么。
从理论上说,这种干细胞的功能类似通过胚胎克隆技术取得的胚胎干细胞,能够最终培育成人体组织或器官。由于这种干细胞能通过基因组合控制,因此有“万能细胞”、“变色龙细胞”之称。
“学界对这一研究给予高度评价,不仅因为它能避免人体胚胎克隆技术引发的伦理争议,更由于它突破了以往只能利用卵子和胚胎的取材限制,其高效、便利为再生医学应用打开了大门,为未来干细胞用于个体治疗带来了希望。”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的裴端卿研究员这样解释这一技术的重大意义。
的确,从人类医学发展来看,目前已经从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向再生医学迈进,也就是说,通过体外培育出的不同组织器官来治疗疾病。由于胚胎干细胞可以发展成任何种类的身体组织,因此一直受到科学家的高度重视。
“以往干细胞都需要通过克隆技术从人类卵子或胚胎中获得,现在可以通过这一技术制造出用于病人和疾病的特定干细胞。这些细胞有助于了解疾病机理、找出有效而安全的药物、用细胞疗法治疗病人。”裴端卿告诉记者。
“虽然利用人类表皮体细胞制造出iPS的成果刚刚发表,但今年6月份《自然》上已经发表了相关文章,证实这一技术在小鼠实验中获得成功。”美国史道华医学研究院解亭先生对记者说:“这一技术从提出到今天,已经有将近两年的时间了。”
据介绍,这个被认为是“生物学上的莱特兄弟首架飞机”“首次飞行”始于2006年3月份。当时,日本京都大学ShinyaYamanaka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小鼠尾部细胞中插入一个四基因联合体,成功得到了类胚胎干细胞。2007年6月,Yamanaka和麻省理工学院鲁道夫·詹尼士以及哈佛大学康拉德·霍切林格领导的三项研究,改进了导入4种基因的载体以及iPCs的选择标记,并且证实了利用小鼠表皮细胞制得的iPCs确实是多能性的,具有分化成各种组织的潜力。
“虽然将体细胞逆转为干细胞这一观点早有人提出,但始终没有人能做得出。”解亭解释说,“毕竟人体有25000个基因,如果进行排列组合,这种实验是不可想象的。”然而日本的山中小组将基因选择范围由25000个缩小到20个,又最终选中了OCT3/4、SOX2、C-MYC和KLF4这四种基因导入体细胞。“最初,没有人相信实验结果会如此的好,认为也许是个不可重复的实验,直到又有其他小组获得成功。”
美国的汤姆森小组则独自确定了14种新的候选重组基因。通过系统的排除过程,他们最终也使用了4个基因———OCT3、SOX2、NANOG和LIN28,其中前两个和山中小组是相同的。在提及技术推广前景时,汤姆森说:“人们不知道这有多容易。美国数以千计的实验室基本明天就能做到。”
尽管新的发现带来了巨大的希望,不过这两种技术都存在一些弊端。比如,用于携带4种基因的滤过性逆转录病毒载体会导致由iPC细胞发育成的组织中出现肿瘤。因此,研究人员和其他科学家普遍认为,下一步研究要通过开启基因的方式来实现重组,而不是插入新的副本。“这一技术的安全性问题是下一步需要着重解决的。”
“干细胞研究的发展实在是太快了,但新的观点、技术都是人提出来的,人才是关键!”谈到这一成果对于我国在该领域研究的影响和启示,此次香山会议的执行主席、同济大学校长裴钢院士认为,“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们不能再忽视基础研究了,我们在这方面的教训太多了。这一成果可以让我们看到新的研究发展方向,踏踏实实搞有我们自己特色的基础研究才行。”(记者游雪晴)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