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二日,陕西洛川县京兆乡果农李俊德一家人正在清点苹果装袋。
本报记者 倪光辉摄
“经纪员就快来了,快把果子清点好准备装车啊!”
初冬的寒气掩不住李俊德一脸的喜悦。收到短信,一家人忙着将果园里的苹果清点装袋。
李俊德是陕西洛川县京兆乡果农,家有5亩地,以往种的都是油菜,辛苦一年只能过个温饱。后来,在政府的引导和帮助下,全部改种苹果。今年5亩优质红富士苹果收了2万多斤,纯收入5万元!
在洛川,像李俊德这样亩均苹果年收入上万元的农民至少有1万多户,占全县农业户数的1/4以上。
洛川县现有苹果种植面积50万亩,人均3.1亩,苹果纯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九成多。
优势在山坡,致富在苹果
“党的十七大指出,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洛川将通过走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提升综合效益,实现从苹果大县向苹果强县的转变。”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展望洛川前景,洛川县委书记高武斌信心满怀。
洛川位于黄土高原,海拔较高、日照充足、降雨适中,发展苹果生产优势得天独厚。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全县上下逐渐形成“优势在山坡,致富在苹果”的共识。
为把苹果产业做大,洛川县搭建起县、乡、村三级苹果管理服务体系。县里先后出台优惠政策,对新建果园的单位和个人优先扶持资金,优先供应苗木,优先供应化肥农药,优先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还每年拨出专款,为建园户发放扶贫、贷款资金。
县政府发动果农组成果农协会,协会以苹果销售为平台,聚拢了一大批营销大户和经纪人,带领农户闯市场。协会无偿为果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和技术指导培训。县苹果生产办公室还开通了“金土地红苹果”信息网站,通过有线电视、手机短信等形式及时发布苹果产销信息。
经过20年的发掘和培育,洛川已发展成为陕西第一苹果大县。去年,洛川苹果总产量51万吨,总产值突破10亿元。
建生态果园,立品牌优势
冯贵元是洛川县的“苹果名人”,因为他种的苹果有近100%的优果率。老冯说,这得益于县里推广的“用标准化生产技术,建生态示范果园”项目。
为将苹果产业做强,洛川县委、县政府推广苹果生态示范园,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延长产业链,形成了全县苹果生产、贮藏、销售和配套加工多环节增值的良好机制。
围绕“争创一个品牌、连接一个企业(协会)、带动一片基地、开拓一方市场”的思路,洛川县实施品牌带动、市场拉动和项目推动战略,实现产业综合开发,形成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如今,洛川苹果已在国内外树立起了品牌优势,形成了辐射全国28个省市、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网络。
延伸阅读
洛川县所在的延安市,近年来发挥资源优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苹果为主的林果业、以大棚蔬菜为主的棚栽业和以设施养殖为主的草畜业等三大主导产业快速形成,农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2006年,全市水果种植面积为344万亩,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达47.8万亩。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22.3亿元,同比增长9.8%;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