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知古国今日,瞩目伊核近况,本报记者走进伊朗——
感受想象与现实的反差
本报特派记者 孟祥麟
有人说,每两个伊朗女孩中就有一个是美女。我看见的都是美女。
拿到伊朗新闻签证的那一刻,我眼中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历经数月努力,终于可以一睹这个千年古国的绰约风姿了。
国际机场
冷清与繁忙的对照
10月中旬,我从巴基斯坦出发,经阿联酋迪拜转机,抵达伊朗首都德黑兰的伊玛目霍梅尼国际机场时,已经是当地时间晚上7点多。凭窗而望,只见偌大的场地上静静地停着几十架飞机。
这个机场位于德黑兰城南,距离市中心约45公里,于200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机场的建筑大量采用玻璃幕墙,很有现代气息。新机场给我的第一感觉是非常干净、整洁,不过有点冷清。机场大厅的航班时刻表显示,每天只有二三十个航班在这里起降,这与迪拜机场的忙碌形成了鲜明反差。机场工作人员很少,穿着很俭朴,表情特严肃。我提取行李后,已近晚上9点,机场的外汇兑换处、纪念品商店等都已关门歇业,只有一位身着制服的老兄还坚守在签证窗口里。检查我证件的小伙子一看到我拿的是中国公务护照,就很热情地和我打招呼。不过,得知我是记者后,他又不停地问这问那:“在伊朗的联系人是谁?联系方式是什么?都有哪些采访活动?”我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向他解释清楚后,他详细记录下我的有关信息,然后才放行,此时从其他窗口过关的人早就走光了。
我后来了解到,抵离德黑兰的航班主要集中在城西的麦赫拉巴德国际机场。当初兴建霍梅尼机场是为了替代已拥挤不堪的麦赫拉巴德国际机场。伊朗运输部长拉赫马提曾表示,要把所有进出德黑兰的国际航班转移到伊玛目霍梅尼国际机场。目前,已有十几家航空公司的部分航班在该机场起降,其中包括一家中国航空公司的航班。就在10月30日记者离开德黑兰的当天,翻译告诉我,所有的国际航班都将很快转移到新机场来了。
伊朗政府希望将新机场建成该地区的航空枢纽。但是,据说在机场刚落成时,就有西方国家表示,该机场跑道存在问题,呼吁航空公司不要使用该机场。伊朗则认为,这是有政治目的的攻击,因为西方国家不喜欢机场的名字。
我的伊朗之行也曾涉足麦赫拉巴德国际机场——我从设拉子返回德黑兰乘坐的伊朗国内航班就降落在那里。飞临机场上空时,我就感觉到了这里的紧张与忙碌。机场上停着百余架民航客机,不时有飞机起降。由于是军民两用机场,这里还停着数十架军用运输机和直升机,机型相对比较老。
城市活力
治安好 人热情
“德黑兰”一词是古波斯语“山脚下”的意思。在公元9世纪时,这里还是一个掩映在梧桐林中的小村庄,13世纪日渐兴旺,1788年恺伽王朝定都于此。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伊朗石油财富剧增,这座城市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成为一座规模庞大、繁华热闹的大都市。目前,它不仅是伊朗最大的城市,也是西亚最大的城市之一,拥有人口1100万。德黑兰主要街道的两旁各有数十厘米宽的水沟,大量的清水从中哗哗流过。这是来自德黑兰北部高山的冰雪融水,一年四季流淌不息。正是这源源不断的活水,使德黑兰成为一个充满生气、花草繁盛的绿色城市。
伊朗的社会治安相当好,我在伊朗的十几天里没有看到任何偷窃、抢劫等案件发生,更别提传说中的专门骗外国人钱的假警察了。当然,伊朗朋友还是告诉我,偶尔也可能发生治安案件。走在德黑兰街头,我时常可以见到警察和穿着各种制服的军人,有些人甚至是荷枪实弹。伊朗人的性格平和、热爱生活,所以他们选择的生活方式也十分独特,除了每天正常的三餐外,还时不时地喝一会儿茶,吸一壶水烟。每到傍晚时分或是周末,公园里就会聚满了游人。他们喜欢在地上铺一块毛毯,一大家子人坐在一起野餐,多的能有好几十人一起尽享美味。
伊朗人很热情,看到外国人总喜欢打招呼,尽管很多人都不会说英语。在伊朗期间,我遇到的最多的问题就是:“你是日本人吗?你是韩国人吗?”这一方面可能和到伊朗的日本和韩国旅行团比较多有关系,另一方面也和日本车、韩国车行销世界有关系。当得知我是中国人后,很多伊朗人都会露出好奇的表情。应当说,伊朗人对中国了解甚少。不过,记者在德黑兰街头看到了很多中国造的得利卡汽车,而且还遇到了一家正在谈判、准备进入伊朗市场的中国汽车制造公司的代表,相信随着中国的逐步发展、中国车在伊朗逐渐多起来、两国民间交往增多,伊朗人对中国会逐渐熟悉起来。
伊朗的道路状况比较好,路面铺的柏油很厚实。也许正因为如此,伊朗人喜欢开快车。据一位在伊朗生活了8年的同胞讲,伊朗人和善、热情,商店、银行等机构的办事效率不算高,但是他们开起车来却一个比一个快,所以在这里行路要特别注意交通安全。
“巴斯基”民兵
电视出镜率最高
伊朗有很多鲜为人知的“神秘”。这次,我第一回听到“巴斯基”这个词,感知这个特殊体制。
每当我坐着出租车停在一个地方的时候,总会有一两个骑摩托车的人过来帮忙,热心地向我的翻译或其他过路的伊朗人问这问那,这让初来乍到的我受宠若惊。不仅如此,就在记者借宿的中国公司所在街道上,每天上午都有人开着卡车通过高音喇叭用波斯语喊话。我从翻译那里得知,这些人都是“巴斯基”民兵,他们正在街道上执行任务、维护社会治安。
通过我半个月的观察发现,在伊朗的电视新闻中,“巴斯基”民兵的上镜率几乎是最高的。比如,在伊朗民众反美大游行、组成人体盾牌保卫核设施、围攻英国大使馆、响应政府号召的群众性集会、大学生反美集会等新闻的报道中,总有“巴斯基”的身影。我在德黑兰恰好赶上“巴斯基”演习。1万多名“巴斯基”民兵于10月23日至25日举行了大规模防卫演习。
“巴斯基”,波斯语,有人将其译为“民众动员军”,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80年。时任伊拉克总统的萨达姆满以为可以在伊朗伊斯兰革命成功、但政权刚刚立足之际打败伊朗,但没想到这场战争把两个国家都拖入血雨腥风之中。当时的伊朗国家精神领袖霍梅尼发动民众武装起来保卫自己的国家,组建了名为“巴斯基”的民兵部队,协同正规军和革命卫队同伊拉克军队作战。如今,在霍梅尼陵墓旁边的公墓里,专门有一个区域是安葬在两伊战争中为国牺牲的烈士的。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是“巴斯基”民兵。我在这片墓地中穿行,发现墓碑上的照片既有鬓发斑白的老人,也有稚气未脱的孩子,他们都是当年保家卫国的志愿者。
据翻译介绍,加入“巴斯基”并不需要什么复杂的手续,只要对伊斯兰教十分虔诚,并坚决维护伊朗的伊斯兰政权,就可以成为民兵。我在霍梅尼墓采访时恰巧遇到一群刚刚完成在外地拉练的“巴斯基”民兵,他们在回家途中专程拜谒霍梅尼墓,并举行了一个正式的午间祈祷仪式。有两名“巴斯基”民兵看到我手中的照相机,就要求我给他们照张合影,这还不够,他们还拉上翻译给我们照了一张合影。其中名叫拉梅扎尼的小伙子对我说:“霍梅尼是共和国的缔造者,作为‘巴斯基’的一员,我们将保卫伊斯兰革命的成果。”他还把自己的电子信箱留给我,再三叮嘱一定要把这张合影发给他。
两伊战争结束后,“巴斯基”民兵被保留下来,1993年改组后专门负责维持国内治安。“巴斯基”现在已逐渐发展成为兼有警察和军队职能的准军事部队:对内,它配合警察打击贩毒、走私、卖淫和违反伊斯兰法规的各种活动,同时参与打击各种反政府行为;对外,当战争来临时,可以配合正规军和革命卫队,发动大规模人民战争。伊朗的武装力量由正规军、伊斯兰革命卫队和“巴斯基”民兵组成。其中,正规军大约有50万人,革命卫队约12万人,“巴斯基”民兵人数最多,平时约为40万人,发生战争时可动员至100万人。有的伊朗官员甚至说,最多时可动员1100万人。由此足见,“巴斯基”在伊朗社会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伊朗美女
花头巾多起来
去伊朗前,我对伊朗女性的印象还停留在黑袍子、黑头巾的打扮上,因为伊朗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不仅对本国女性有着装要求,而且对到访的外国女性也有着装要求的国家之一。1979年伊斯兰革命成功后,伊朗政府制定了严格的着装规范,女性出门必须着黑色及脚长袍、戴黑色头巾、头发不得露出来。但是,看到那些戴着花头巾的妇女后,我对伊朗顿时产生崭新的认识。
自古以来,波斯美女闻名于世,而且不少人说,时至今日伊朗美女依然能排在世界三甲之内。在街头采访时,不时有高挑、白净、迷人的伊朗美女与我擦肩而过。她们不仅有姣好的面容和苗条的身材,而且更主要的是不论老少都颇具气质、温柔贤惠。一位伊朗朋友说,每两个伊朗女孩中就有一个是美女。
传统着装不掩伊朗女性的风采,她们中的一些时髦者更是想尽办法让自己的脸部更美丽。她们在化妆品上的开销很大,从十五六岁的少女到五六十岁的中老年妇女,几乎没有人不化妆。在德黑兰街头,到处是卖美容用品和化妆品的店铺,眼影、唇膏、粉底、假发、染发膏等应有尽有。这些化妆品大部分来自欧美和日韩等国家。
伊朗朋友迈赫迪介绍说,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一些伊朗女性的穿着逐渐放开,这被认为是伊朗改革派力量上升的一个表现。一些大城市的时髦女性放弃了长袍,改穿比较合身甚至紧身的半长风衣,露出牛仔裤,戴上色彩鲜艳的花头巾。一些女士头发越露越多,甚至穿上紧身的九分裤,露出脚脖子,穿凉鞋的时候还把趾甲涂得色彩斑斓。但是,最近两年来,伊朗政府对妇女着装的管理又逐渐严格起来,伊朗议会通过了《着装法》,大力提倡传统服装,鼓励女性穿上伊斯兰传统的长袍。警方专门增派了男女风纪警察上街巡逻,专抓那些头巾裹得不严、穿紧身上衣、露出脚踝和不穿袜子的女性,而且不准青年男女在公共场合有亲昵行为。
虽然法规很严,但记者还是在公园、饭店、电影院、巴扎(市场)和街头等地,看到个别恋人手牵手谈情说爱。在德黑兰北部富人区的商业中心里,记者看到商店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女装、鞋帽、饰品等,其中有很多袒胸露背的吊带晚礼服。“伊朗女性能穿这样的衣服上街吗?”我不解地问。“这些衣服都是在家里或者参加私人晚会时穿的。”翻译解释说,“伊朗人经常在家里举行各种各样的晚会,调节大家紧张的神经。在这样的晚会上,姑娘们不用穿长袍、戴头巾了,常常身着吊带衫、迷你裙。”
霍梅尼墓
陵区俨然一新城
霍梅尼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缔造者、什叶派穆斯林的精神领袖,也是上个世纪叱咤风云的人物。1989年6月3日,霍梅尼逝世,享年87岁。虽然霍梅尼已经去世多年,但是伊朗人民依然十分怀念他、崇拜他。霍梅尼的思想和行为准则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伊朗人的生活。
在德黑兰街头,有一些类似邮筒大小的黄蓝色相间的铁箱子立在路旁,常有人往里面投进一张一张里亚尔纸币(伊朗货币)。翻译告诉我,这是霍梅尼基金会的募捐箱。据悉,霍梅尼去世的时候,修建陵墓没让政府掏一分钱,所有资金都是人们自发捐献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霍梅尼基金会。
霍梅尼墓可谓气势宏伟、金碧辉煌,从外表看就像一座大清真寺。在主殿周围,有4座金黄色的宣礼塔。据介绍,这些宣礼塔高98米,是为了纪念在一次爆炸中牺牲的98位烈士。再往外是4座有蓝色穹顶的配殿,霍梅尼墓凡是金色的部分都是外贴的金箔,在阳光照射下熠熠发光。尽管霍梅尼去世已经18个年头了,但是墓地工程还没有最终完成。主殿周围还搭着脚手架,在主殿和宣礼塔间还矗立着高高的塔吊和混凝土浇灌机。
据介绍,原来的主殿建好后,由于每天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民众络绎不绝,他们在这里或行礼、或祈祷、或寄托哀思,以表达自己对这位伊斯兰共和国缔造者的怀念之情。在某些重要的日子里,这座建筑已远远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有关方面对主殿进行了扩建。陵园所在地区已成为一座新城,城内建有商店、图书馆、餐厅、医院、大学和经学院,这些都是为霍梅尼墓修建的配套设施。
能源之忧
从石油到浓缩铀
德黑兰的夜景很美,道路两旁店铺林立,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光彩夺目,即使是商店打烊了,也依然灯光闪耀。德黑兰的公园很多,夜里都是灯火通明,许多街边公园甚至堪称灯会。在设拉子城外的世界文化遗产波斯波利斯采访时,我看到在上午10点多钟日照非常好的情况下,有些路灯依然亮着。翻译介绍说,伊朗的电力资源的确很充足,但自然资源总有用完的一天,所以伊朗人把目光投向了核电。
伊朗是富油国,汽油比矿泉水还便宜,1升汽油也就合人民币8角钱,加上伊朗征收的车辆购置税不高,所以基本上家家都有汽车。伊朗人的交通开支真的不大。我从设拉子到德黑兰的机票只有40美元左右,从德黑兰到伊斯法罕的卧铺火车票价只有不到5美元。从伊斯法罕到设拉子的长途大客车票价也不到5美元,而且途中还免费提供零食和饮料。
不过,伊朗政府在数月前开始实施汽油配给制度了。每辆车每月供应平价汽油100升,平价油指标用完了就只能到黑市上去买高价油,而高价油的价格是平价油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这些情况不免让人联想到伊朗核危机。伊朗方面一直坚称其民用核能的初衷。11月7日,内贾德宣布,伊朗纳坦兹地下核设施内投入运转的离心机已经达到3000台。气体离心机是提炼高浓缩铀的常用和关键设备,它通过每秒2万转以上的高速离心运动,可以提炼出丰度95%的铀235。伊朗称这是为满足核能发电之需,而西方认为,这是为核武器生产做准备。美国及其铁杆盟友一面策划新一轮制裁,一面提高武力对决的调门。
尽管在国际较量中伊朗的上空布满了阴云,但在这片土地上,人们仍然踏实地过着传统的、悠然自在的生活。他们将走向怎样的未来?也许从我这十几天的采访记录中无法得出答案。但是,全世界的目光无疑都聚焦在他们身上。
(本版照片均为本报记者孟祥麟摄影或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