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新薛河入湖口沿岸的湿地风光(11月5日摄)。南四湖地处山东省南部,由微山湖、昭阳湖、南阳湖和独山湖连接而成,近3年来,山东在南四湖沿岸推行“退耕还湿”,把以前围湖造的台田还原为湿地,种植芦竹、杞柳、蒲草、芡实等湿地作物。目前,加上修复的原始湿地保护区,南四湖的湿地面积已经达到6.5万亩,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打造了一道“绿色屏障”。新华社记者韩洁摄
新华网西宁11月25日电 (记者吕雪莉)“一位地理学家曾这样说过,地球并不属于人类,而人类却属于地球。
这句话时时警示着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我们生活的地球。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大自然和人类自己。要真正解除危难,保护生态环境,不仅靠政府、靠组织,而且要靠您、靠我、靠大家!”
这浑厚的男中音从西宁市一所中学的课堂中传出。站在讲台上的既不是教师,也不是环境专家,而是有着“青海湖鸟王”“中华对角羚之父”称号的业余生态环保宣讲员——青海银监局干部葛玉修。
这位酷爱摄影的部队转业干部,数十年来利用业余时间深入青藏高原实地拍摄,在长期和自然亲密接触的过程中,发现和感知着生态环境恶化、野生动物濒危的现状。如今,他走进中小学校、大学课堂、机关单位,用自己拍摄的大量照片,呼吁更多的人行动起来,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青海湖鸟王” “我绝不是拍得最好的,但应该是拍得最多的,大概有4万幅吧,很多朋友说我照片上的鸟比鸟岛上的还要多。”说起“鸟王”名称的来历,葛玉修不无自豪地说。
10多年来,他上百次去青海湖,40多次赴鸟岛实地拍摄。他三次登上湖中岛屿三块石,在这块千余米长、百来米宽的孤岛上风餐露宿,一住就是几天。“为了不惊扰鸟类,在拍摄过程中时刻都要非常小心,常常得匍匐前行,逐渐接近鸟巢,粗糙尖利的岩石把衣裤磨烂、皮肤划破是每天都要完成的"功课"。最头疼的其实是那些鸟类寄生虫--跳蚤,咬得人满身疙瘩,疼得要命。有时为了拍摄到最佳瞬间,往往在一个点纹丝不动一趴就是两三个小时……”
2002年夏天,葛玉修自费出版了青海省第一本专题摄影画册《鸟岛》。人们从《鸟岛》中的100多幅精选之作中了解到鸟类最真实自然的生活,《鸟爱三题》《婚恋变奏曲》《生命礼赞》等组照,细腻传神,人情味十足。
“拍得越多,我也就越不安:沙漠正逼近鸟园,青海湖湟鱼的锐减加大了鸟儿觅食的难度,于是被人无端击伤的事情屡有发生。”葛玉修说,从这个时候开始,他在拍摄的同时,开始撰写保护鸟类生存环境的专题文章,希望引起更多的人关注鸟类的生存现状。
“中华对角羚之父” 在长期拍摄鸟类的过程中,葛玉修渐渐了解到就在青海湖还生存着一种叫做普氏原羚的羚羊,这种羚羊是我国特有的物种,目前只有青海湖周围有少量生存。
在部队长期的磨炼,造就了葛玉修在摄影创作过程中不怕吃苦、坚韧不拔的品质。为拍摄这全世界仅存300余只的普氏原羚,葛玉修请教专家、走访牧民,了解普氏原羚的生活习性、活动规律,他起早贪黑蹲坑守候,甚至冒着命丧狼口的危险,终于拍到野生普氏原羚的珍贵资料。
对普氏原羚的了解越来越深,图片越拍越好,葛玉修和有关专家及人士发起了为普氏原羚起个中国名——“中华对角羚”的呼吁。他还自费制作了展板,以“青海青”网站的名义与学校和有关团体组织开展了“拯救中华对角羚”宣传签名活动,并在20多家报刊宣传呼吁保护。他自己则被朋友们称为“中华对角羚之父”。
“生态环保宣讲员” “摄影师首先应该是环保主义者,拍摄的动物是真正的主人。动物摄影师的目的应该是用照片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动物的生存现状,从而唤起人们的保护意识。”
正是这样一种认识,使葛玉修长期的摄影过程,成为践行环保理念的过程。从拍摄鸟类、野生动物,关注它们的生存状态,到关注它们生存的环境。在拍摄中,葛玉修看到了严重的鼠害,被沙化的草原,裸露的土地;也看到雪线在上升,湖面在萎缩,土地在沙化;更有那些哭泣的鱼儿,呐喊的鸟儿,流血的动物们……这一切都使他感到揪心。
面对严峻的环境恶化形势,葛玉修更加感到自己有责任宣传环境,让这些美丽的画面不仅存在于自己的镜头里,而是能够永远地留驻在大自然。
多年来,他的摄影作品不断在全国性报刊上发表,国内40多家网站、十几家报纸以及多家电视台先后对他关注生态环保的事迹进行报道。他还撰写发表了几十篇介绍青海湖及周边野生动物、鸟类生活习性及呼吁保护的文章。
“但是感觉这些还不够,还要宣传、讲课,让更多的人来关注生态环保,来支持生态环保事业。”葛玉修说。他不断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环保宣讲,西宁市的大专院校、中小学校、武警部队以及北京、深圳、珠海等地都留下了他坚毅的足迹,也留下了他慷慨激昂的声音。
为了这一切,他耗资巨大,但不图回报,无怨无悔。“心力交瘁的感觉有时还是会有的。”葛玉修说,“不过这是我喜欢的事业,有家人、朋友、同事、网友的理解和鼓励,拍摄和宣传保护野生动物,我绝不会停!”
河北藁城4名上访群众近日来到环保总局信访接待室,反映100多户居民深受一家企业石墨化车间的污染之苦。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接待了他们,并当即责成有关方面赴河北现场调查,责令该企业停止违法生产。
“我们已经考察了山西、陕西等省份的市场。据我们测算,仅山西省焦化废水处理业务的市场容量就达到45亿元人民币。”上海清顺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夏慈良接受采访时表示:“中西部地区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将为国内外环保企业提供巨大的商机。”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个新要求。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进程中,“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其重要一环。本文聚焦江苏省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解决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探索,希望对各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开创环保工作新局面提供有益的启示。
(责任编辑: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