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桂杰
“彭星的儿子才15岁,如果他的儿子到时候还没有把法派做成国际知名品牌,他可以跟我说,我的儿子才两岁,可以继续彭星的事业。”11月22日,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在和中国企业家进行“走向世界的中国品牌”主题对话时,用幽默的言语和法派集团总裁彭星调侃。
和以往来华不同,施罗德此次来华是作为温州法派集团10周年庆典的特殊嘉宾出场的。除了在欢迎酒会和“梦想中国.法派十年”大型公益晚会上发表激情演讲外,此次施罗德还参加了法派国际工业园区的开园大典,并对中国民营企业如何国际化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宽敞的前额、硕大的鼻子和深邃的眼神是很多人对施罗德的印象。在欢迎酒会上,施罗德丝毫没有前政坛显要的架子,对人温和热情,能够熟练地使用筷子。在用餐期间,他耐心地为索要签名的宾客签名。
施罗德在发言时,多次谈到他对于中国的印象。在任期间曾经6次访华的施罗德看到中国经济上的飞速发展,用“惊讶和敬佩”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他说:“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它在世界上的地位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国际纠纷中,中国起到了非常有效的调解作用,无论是关于伊朗问题、伊拉克问题还是朝鲜问题,中国都在其中担起了非常大的责任,并尽了很大的努力。”他指出,中国在社会环境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对于中国是个很大的挑战。“但是,通过这几年对于中国的观察,我对中国领导人解决好这些方面的问题充满信心。”他说。
施罗德表示,中国已经成为德国重要的经济伙伴,他用一组数字说明了两国在经济上的合作已经非常“亲密无间”了。1972年,从德国出口到中国的货物总值是2.7亿美元,而今天这个数字已经达到270亿美元,是过去的100倍;同时,1972年,德国进口中国的货物总值是1.75亿美元,而2006年达到480亿美元,达到200多倍。他表示:“中国改革的成功不仅符合国家利益,也符合全球利益。与一个如此重要的国家建立起范围如此广泛的伙伴关系,无疑称得上是战略性的。”
在谈到中国的品牌时,施罗德说,他知道的最好品牌是中药,中药在欧洲非常知名,一些品牌的中药非常好,而对于中国其他品牌的产品他表示不是很了解。在讲到一个品牌如何成为世界知名品牌的时候,施罗德表示,产品的高质量是第一要素,也是走向世界的绝对前提。第二,还需要很好的人才,这些人要有动力、有感情,而且信任、忠诚于公司,希望公司向前发展。第三,需要可持续发展的产品。在营销方面,他建议国内企业可以和欧洲本土零售商合作,因为那些零售商已经建立起来了自己的销售渠道,而一个企业要完全靠自己建立起营销和零售的网络,在欧洲非常昂贵。
尽管施罗德一再表示自己不是商业方面的专家,但是他颇有见地的发言还是让在场的企业家拍手称快。
卸任后,施罗德到企业任职。2006年3月,世界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和出口商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宣布,施罗德出任其旗下俄德天然气输送管道公司的监事会(股东委员会)主席。他还涉足出版业,担任了瑞士荣格集团的顾问。此外,他还担任一些公司的经济顾问,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施罗德特别强调,在他看来,两国保持得非常良好的关系对于品牌国际化是非常重要的。他说:“两个国家的发展阶段不同,就像中国和德国,那么首先要做的第一点是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尊重双方的文化,这是建立良好关系一个关键。第二,如果自己的国家比对方国家发达的话,想要把产品卖给对方国家市场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想要建立一种长久的、真正友好的关系的话,你必须要帮助这个市场,帮助这个市场进行自我发展,这样才能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良好关系。这些年来,德国对于中国市场所做的很多工作都基于此,因为我认为要建立两国良好关系的话,必须要分享你的成功。”
照片:施罗德和法派集团总裁彭星一起启动园区。曲秋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