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绿翅金刚鹦鹉。
庄小龙摄
记者日前从位于广东广州番禺钟村镇的广东省科学院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的科研基地——鹦鹉养殖中心获悉,该中心已成功人工繁殖了太阳鹦鹉、猩红吸蜜鹦鹉、绿翅金刚鹦鹉等12种濒危鹦鹉。其中红领绿鹦鹉是广东原生鸟类,已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野外已难觅其踪。
珍稀鹦鹉同笼生活
记者来到了鹦鹉养殖中心。还未进园,就听到鸟鸣声声,进得园中,只见来自世界各地、五颜六色的鹦鹉上下翻飞,相互嬉闹。因为都是人工繁殖,一出生就生活在一起,所以各种鹦鹉都能和谐相处,而不像动物园需将不同品种的鹦鹉隔离。
养殖中心的负责人陈仕焯告诉记者,养殖场努力尝试“半野生”的饲养方法,希望生来温顺、亲近人类的鹦鹉有一天能回归自然。
鹦鹉不愧是“世界上最聪明的鸟”,很多鹦鹉都“自学成长”,不仅会学猫狗叫,还会说“hello”、模仿电话铃声。一种已经人工繁殖成功的非洲灰鹦鹉见饲养员老是喂养其他鹦鹉,生气地将装食物的盘子打翻在地以示抗议。
繁殖绝招招招有效
“我们的养殖方法跟传统的人工养殖方法不一样。”陈仕焯说,如果是在自然环境下,鹦鹉不仅产蛋有限,即使小鹦鹉出生,母鹦鹉因嫌喂养过于艰辛,会杀掉其中一些小鹦鹉。小鹦鹉即使不被杀掉,因食物非常有限,弱小的鹦鹉抢不到食物,也会被活活饿死。最终能活下来的往往是最强大的,也是唯一的。
而养殖中心的人工养殖方法则有许多“绝招”。为人工繁殖鹦鹉成功,他们用“偷蛋刺激繁殖”、“异母哺育法”、“一夫两妻法”等多种方法让鹦鹉们多产蛋、提高孵化率和养殖率。
“鹦鹉有补蛋性。”陈仕焯告诉记者,如果是自然繁殖,一只鹦鹉一般每年产蛋2只。但采用人工繁殖,通过“偷”蛋刺激雌性鹦鹉的母性,其产蛋量会成倍增加。所生产的蛋被“偷”走后,鹦鹉妈妈会自觉再生产“补给蛋”以继续孵蛋,繁衍后代。更神奇的是,鹦鹉妈妈如果发现所下的蛋被动过,也不会去孵化,而是另外下蛋孵化。“只要有吃的,营养足够,气温合适,鹦鹉就能产蛋。利用鹦鹉的母性,用偷蛋的方法加以刺激,最多的一年能产20只蛋。”
在“成鸟房”,一对对“夫妻”住在特制的爱巢里。在一个鸟窝里,记者看到生活着3只太阳鹦鹉,备感奇怪。对此,陈仕焯解释说,他们正在尝试让鸟儿“一夫两妻”,让雌鸟争宠,以提高下蛋率。
自配营养液提高成功率
“有这么多蛋,不一定有这么多鸟。不过,采用人工养殖,情况就有了很大改善。”陈仕焯介绍,雌鹦鹉产蛋后,孵蛋器就取代雌鹦鹉负担起孵化后代的责任。初生鹦鹉体质虚弱,每3小时便要喂食一次。尽管人工繁殖提高了鹦鹉的孵化率和存活率,但也有弊端。鹦鹉母鸟消化液含有特殊的抗体和营养,是人造食粮难以取代的。所以,人工繁殖的鹦鹉,健康状况一般比不上野生的。
为喂养这些鹦鹉宝宝,陈仕焯发明了“独家”营养液,还发明了“异母哺育法”,从而让含有特殊的抗体和营养的母鸟消化液进入到鹦鹉宝宝的身体。
(据《广州日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