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丛林日记和它的哥游主人
罗宾汉和格瓦拉曾是她浪漫的想象 游击队里现实终使她的幻想破灭———
“我累了,对游击队累了,对这些人累了,对共同生活累了。我厌倦了没有自我的生活……”这是哥伦比亚反政府武装组织“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一名女成员写下的日记。
■“我想离开”
美联社25日报道,日记的主人是现年29岁的荷兰人塔尼娅·奈迈耶,绰号“艾伦”。她也是第一个来自拉丁美洲以外的“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成员。
奈迈耶来自荷兰一个中产阶级家庭,2003年赴哥伦比亚参加反政府武装。奈迈耶的朋友说,她深感社会不公,对自己舒适的生活感到内疚,但究竟是什么促使一名曾经的和平主义者走上暴力之路,仍是个谜。今年6月,哥伦比亚政府军意外发现了这本日记,并向媒体披露了日记片断。
“2006年8月23日。我给家里打了电话,没有经过批准……听到他们的声音感觉太好了。妈妈和爸爸都哭了。我现在只能等着挨罚了,但除了我之外所有人都可以打电话,这难道不可笑吗?也许因为这次小错误,他们永远都不会让我离开丛林去执行任务了。”
“2006年11月24日。我想离开这里,起码离开这个单位。但现在的我就像一个囚犯,我能怎么办?”
■浪漫陷阱?
哥伦比亚国防部长胡安·曼努埃尔·桑托斯说,尽管“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被美国和欧洲视为恐怖组织,它却拥有一小股来自欧洲的坚定支持者。
“在欧洲的一些团体中,仍存在罗宾汉和切·格瓦拉那样浪漫革命形象的想象,认为进入丛林与政府作战就是打败坏人,为穷人谋福,”桑托斯说,“奈迈耶就是掉入了这样的陷阱。”
2000年,奈迈耶从荷兰格罗宁根大学毕业,她的毕业论文就是关于“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的。之后,奈迈耶参加了一个交换项目来到哥伦比亚工作,在西部城市佩雷拉的一所私立学校教英文。奈迈耶的敬业精神和温和风度赢得了老师们的赞赏,但奈迈耶却很少与人交往。
“我记得曾劝过她,一个人晚上坐公共汽车旅行很危险,”学校英文项目负责人迪亚娜·安赫尔说,“但她性格很独立,完全不听。”
■情况不明
“哥伦比亚是一个转折点,”一名同在哥伦比亚工作过的奈迈耶的大学同学说,“她被贫富差距的鸿沟深深震撼,决心要做些什么。”
2003年,奈迈耶正式加入了“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奈迈耶的母亲得知这一消息后,前往哥伦比亚丛林探望,却没能将女儿带回,“她心意已决”。
与日记一同被发现的,还有一台手提电脑。在电脑中的一张照片上,奈迈耶拿着步枪,电脑中还有一些指导如何用手机引爆炸弹的文件。最近的一篇日记写于今年6月12日。
“我昨天犯了一个错误,批评了一位领导,被当众严厉地羞辱了,但我不在乎。我已经看惯了游击队的虚伪,我对他们已不存在任何幻想。”
去年退出反政府武装的费利佩·萨拉萨尔说,奈迈耶可能因为援助敌方受到严厉惩罚,被迫挖战壕或降级做饭。
萨拉萨尔说,奈迈耶唯一可能和家人团聚的希望,就是冒险逃跑。
“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发言人劳尔·雷耶斯前日接受荷兰电视台采访时否认了这一说法,说奈迈耶随时可以回家休假,“如果她需要一个月,没问题”。
■文/(新华社特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