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很少有一位外国领袖会在访问法国时引起如此大的争议: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上周访问法国时,法国媒体特别是知识界掀起了一场“反查韦斯”风暴;而左翼、极左翼人士特别是“反全球化”组织则力挺之!双方可谓你来我往,唇枪舌战。
拥有世界话语权的西方正在招致强烈的挑战。
查韦斯是在刚刚发生西班牙国王卡洛斯要他“闭嘴”的外交风波后前来法国访问的。而在抵达法国前夕,查韦斯又在欧佩克会议上与伊朗总统内贾德一起提出“石油输出与美元脱钩”的建议,再度引起轩然大波。这些“细节”使查韦斯一直处于国际舆论风波的中心。
西方话语权受到挑战 就在查韦斯抵达法国时,法国大约二十多名知识分子在《解放报》上联名发表声明,公开攻击查韦斯,罪名有“独裁倾向”、“钳制自由”、“修改宪法试图终身连任”等,一些专家和记者则干脆在电视节目上把查韦斯称为“独裁者”。
反对“妖魔化”查韦斯的人,则认为“查韦斯是在国际公认的自由选举中当选的总统”,他的修宪无任何“反民主”的地方,而他面对美国的威胁难道无权“自卫”?支持者还认为,来自“南方”的查韦斯是对抗“当代国际资本主义的象征”。
这场激烈的争论,表明了当今拥有世界话语权的西方正在招致强烈的挑战。过去,一旦一名领导人被指责为“独裁者”,他将立即会在世界舆论面前名声扫地。而拥有“评判权”的恰恰是西方知识分子!这次在《解放报》上发表公开信的就包括法国的一些最极端的“道德专家”,如左翼的贝尔纳·亨利、勒维,立场转右的安德烈·格鲁斯曼、支持萨科齐的阿兰·芬克鲁等。他们历来习惯于对世界大事发表道德评判。然而问题是,今天他们的评判已经不再令人信服。
妖魔化背后的政治目的 委内瑞拉的“向左转”与整个拉美地区的总体趋向是一致的,近年来,除了委内瑞拉,整个拉美地区开始出现左转风潮,至今仍在继续。中南美洲全部3.6亿人口中,已经有3亿人口处于左翼政府的领导之下。而且,在这些选举中,左翼大多都是以压倒性优势当选的。
指责这样产生的领导人是“独裁”,并以“希特勒也是民选上台”为例,令人吃惊于这些道德家们的“偏见”是如此“政治化”。最近,欧美正在热评“外交的道德化倾向”,实际上,西方知识界的“思想道德化倾向”已经走在了前面。只是,这种打着各种美丽旗号任意对世界进行道德教训的做法,即使在法国本身,也已经开始引起争议!查韦斯来访的风波,就证明了这一点。(郑若麟)
(责任编辑:陈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