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产业催生“真人雕塑”
上海爷叔露天扮“思想者”
日前,新闸路路口,一男子坐在木桩上,双手握拳紧托下巴,两目凝视下方,造型颇像法国艺术大师罗丹的著名雕塑《思想者》。路人把手搭上雕塑肩头,正准备合影,“思想者”抬头说起了上海话。
这个真人“思想者”叫曹忠文,刚退休,他和数十位市民组成本市首支“真人雕塑”队。“随着创意产业发展,‘沉默’的他们将是城市新景。”
静安区文化局创意中心主任孙国雄说。
【个案调查】
退休工人有了新职业
一天午后,在中心工作间,记者采访了这位“思想者”。“思想者”曹忠文是个身材高大的男子,卸了妆后,和蔼可亲的他和那个沉默的雕塑判若两人。
“叫我老曹好了。”曹忠文说,他今年55岁,刚从上海医用仪表厂退休,是个艺术爱好者,会拉二胡,还是街道合唱队主唱。
去年10月,中心来合唱队招人,老曹被一眼相中,“别看他老,但深邃的眼神、高大的身材,罗丹的‘思想者’非他莫属。”孙国雄说。
首次当“思想者”前,兴奋的老曹把剧本念了一遍又一遍。谁知演出当天,因为紧张,不到45分钟,他就腰酸背痛。结束工作回到家,被妻子拦在门外,一句“哪儿来的泥人”令“思想者”哭笑不得。
但老曹第一炮算是打响了。之后演多了,老曹动作神态都很到位,化妆也自己搞定。接到任务,他提前一天取服装,化好妆,直奔演出场地。现在,老曹有了“出场费”,不过,这个退休工人更看中自己在街道的声誉。
创意产业催生新行当
老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所在的“真人雕塑”队目前已有50多名成员,大多是大学生和退休市民,最年长的有61岁。
上海大学油画专业大三学生刘轶然是其中之一。她说,扮成街头雕塑很有创意。“刘轶然有号召力,会吸引一帮临时演员。”孙国雄说。
这可是上海首支“真人雕塑”队。去年通过网上招募,现场筛选,找到这些队员。
刚结束的上海创意文化周中,“1933老场坊”的“真人雕塑”就有他们的身影。
“这是上海的新行当。”孙国雄说,它主要用于节日庆典、商家开业或文化宣传等,目的是烘托气氛,“而在不少国家,比如西班牙、英国,‘真人雕塑’是城市一景。”
【记者体验】
摇身一变成古铜色“娜拉”
如何摇身一变成“真人雕塑”?记者想试试。
记者来到创意中心,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的中心艺术总监屠宁宁上下打量记者后说:“记住!你就是娜拉。”她挑出一套古铜色长裙,一顶欧式大圆帽给记者,“娜拉”雏形已现。光有这些不够,要以假乱真,化妆必不可少。
化妆前先涂“猪油”
屠宁宁有个黑木匣,里头全是“宝贝”。她拿出金、银、铜等颜色的特制粉底,一一向记者介绍,选色要根据服装而定,“娜拉”配古铜色。
记者接过粉底,正准备往脸上抹,屠宁宁忙制止,“很伤皮肤。”原来粉底含铅较重,不能直接接触皮肤,得先涂专业防护油。防护油抹在身上就像抹了一层厚厚的猪油。随后的上妆像刷油漆,一层又一层。整个过程,记者紧闭双眼。
“人的肉眼只能分辨一定程度的色差。上妆颜色尽量和衣服接近,降低色差,人们才难以觉察。”屠宁宁说。
15分钟后,往镜子前一站,镜里面有个穿欧式长裙的“女铜人”。“难的不是化妆,而是表演。”屠宁宁卖了个关子。
还没上街脸就红
体验“娜拉”的第一步果然难。记者左脚还没踏出门,就缩了回来,因为女孩子着奇装异服站大街中央沉默不动,会被大家指指点点,当然会脸红。后来在队员的鼓励下,第一步总算跨出。
“小姑娘拍电影呀?还是演雕塑?”刚出门,“娜拉”就逗乐了一旁停自行车的市民。无奈,只得低着头往前冲,路人一顾三回头。
在新闸路十字路口,记者调整好姿势,右手拎包,左手交叉叠放在身前。屠宁宁一声令下:“开始。30分钟不能被人看破。”
前10分钟,路人拿手机和“娜拉”合影,一群学生就“娜拉”是真是假激烈争论。一个女生把手搭在记者肩上,感觉有些不对劲,她凑到我面前,定睛一看,惊呼:“你是真人啊?!
这10分钟,兴奋多于痛苦。
感觉无数蚂蚁在爬
“痛苦”从下一个10分钟开始。由于长时间保持娜拉式微笑,记者嘴角肌肉有点抽搐。想调整又怕被人识破。
记者用余光扫了扫四周,路人不多。嘴角才慢慢放松,尽管动作很小,眼尖的路人还是看出了破绽:“好像是真人,嘴角刚才动了。”听到这话,微笑迅速恢复。
第15分钟起,右手拎的包越来越重,把手直往下拽,之前记者还觉得它轻得可以忽略不计。为减轻负担,记者把搭在右手上的左手轻微抬起。右手“减负”,左手却僵硬起来,像无数只蚂蚁在爬,但即便十分痛苦,还要保持微笑。
庆幸的是,在长裙遮掩下,下半身偶尔调整重心,会好过点。“还有10分钟,加油!”屠宁宁的鼓励差点让记者昏厥,但只能咬牙忍着。
忍到最后,换重心不管用了,两腿发麻,想上厕所。“干脆放弃,一下坐地上就完了。”记者想。
“时间到。”屠宁宁说。“娜拉”深深吐了口气,像泄了气的皮球,倚在墙边。稍后,记者驼背屈腰回到工作室。屠宁宁说,现在,“真人雕塑”站1个半小时,是家常便饭。
作者: □实习生李雯晶记者周柏伊徐哲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