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参加外交部“公众开放日”活动的公众代表在奥运横幅上签名。
本报记者 陈 斌摄
核心提示
体育和外交之间,有着解不开的关联。36年前的“乒乓外交”翻开了中美关系史上的新篇章。北京奥运的申办、筹备之中,外交又起到了什么作用?11月25日,外交部“公众开放日”活动,确定“中国外交与北京奥运”为主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20名公众代表与外交官共话奥运
外交部橄榄厅内,两个巨大的奥运福娃模型格外引人注目。
大厅正中摆放着乒乓球台,一边是身着灰黑色运动服的外交部长杨洁篪,一边是前乒乓球世界冠军邓亚萍。前来参加开放日的120位公众代表在一旁观战,不时发出阵阵掌声。
这场部长与世界冠军的趣味乒乓球赛,是本次“公众开放日”的一个环节。11月25日,外交部举办今年的第二次“公众开放日”活动,此次“公众开放日”的主题被确定为“中国外交与北京奥运”。
参加活动的既有外交部和奥组委相关部门负责人,也有希腊和英国的驻华大使。中国优秀运动员代表邓亚萍、叶乔波亲临现场参加活动。而远在美国休斯敦的姚明,则通过视频录像传来了问候。
“公众开放日”活动的主角,当然是来自18个省、市、自治区的120名公众代表。他们之中有还没上学的6岁幼童,有白发苍苍的七旬老翁,也有风华正茂的大学生。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关注中国外交、心系北京奥运。
中央财经大学大三学生李惠,已经是第三次报名参加外交部“公众开放日”活动了。从海南到北京读大学的她,希望“能进入外交部工作”。起初,本次活动的公众代表名单中并没有她,但是外交部得知她对中国外交事业的热情后,还是给她发去了邀请函。
广邀宾朋、保障火炬接力……中国外交助力北京奥运
奥运会虽以城市名义申办,但实际上更是国家实力的体现。外交部有关负责人向公众代表们介绍了自北京申办奥运会以来,外交部在邀请国际贵宾、推动联大通过《奥林匹克休战决议》、奥运火炬传递等方面的工作。
衡量一届奥运会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出席奥运会的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等贵宾的数量。据介绍,外交部在为北京奥运会“邀请宾客”方面下足了功夫。截至目前,已有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贵宾表示将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参赛城邦都要签订奥林匹克休战协定,承诺在奥运会期间休战。这个做法曾延续1000多年。我国于今年10月31日第六十二届联合国大会提出的《奥林匹克休战决议》草案,得到了联合国192个会员国中186个会员国的联署。这是世界人民对北京举办奥运会的信任,也是我国外交努力的成功。
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将从明年4月1日至5月3日,在境外21个城市包括香港、澳门特区传递。为火炬境外安全顺利传递,外交部和相关驻外使领馆加强了与火炬传递国政府的合作。
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还积极协助奥组委通过实地考察,确定火炬接力路线、安排主要庆典仪式,并与火炬传递途经城市签订合作协议。“每一位使领馆工作人员都将是奥运火炬的"全职保镖"”。
“We are ready”,期待奥运让世界更多了解中国
参加活动的公众代表认为,明年8月8日在北京举行的夏季奥运会,不仅仅是一次体育赛会,它更是我国综合国力的展现,是外交实力的象征。
为了参加这次“公众开放日”活动,65岁老汉毛志迪带着老伴和孙子从天津赶到北京。老人说,“举办奥运会提高了我们国家的威望。”
公众代表中,一群身着白色运动衣的大学生特别引人注目。他们是明年北京奥运会的奥运志愿者代表。在此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已经接受了志愿者培训,包括外交礼仪、中华文化和中医等内容。一位代表的一句“Weareready”,道出了所有志愿者的心声。
体育在新中国的外交史上曾扮演特殊的角色。1971年,中国国家领导人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继而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
现在,体育外交也已成为当代中国外交中极具活力和魅力的重要内容。姚明、刘翔、邓亚萍等优秀运动员成为了世界知名人物,中国的城市先后成功举办了多项大型体育赛事,体现了中国外交文明友好、中华民族和平进步的时代特征。
活动接近尾声时,一条长6米,宽1米,印有“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奥运口号的横幅摆在了乒乓球案上。嘉宾和公众代表在上面留下了自己对北京奥运和中国外交的美好祝福,期待中国通过奥运和外交,对世界和平、繁荣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