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来贺电
温家宝为第一幅月面图像揭幕
由我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发回数据形成的第一幅“月球照片”今天(11月26号)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发布,标志着我国首次探月工程取得圆满成功。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来贺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为“月球照片”揭幕。请听中央台记者张华杰发来的报道:
37年前,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传回的一曲《东方红》曾经激荡神州大地,令世界瞩目!
如今,熟悉的旋律再一次在神州大地响起,这是“嫦娥一号”从距离地球38万公里的高空传回来的。
“嫦娥一号”还传回了从11月20号到21号在距离月球200公里的地方“拍摄”月球所取得的数据,科学家根据数据制作了一张月球的“照片”。
温家宝为“照片”揭幕。
这张“照片”里还包含着“嫦娥一号”第一眼所“看到”的月球的模样。
照片显示的是月球一块宽280公里、长460公里的高地,看起来像一块竖着的长方形的黑色饼干,上面分布着气泡破灭后形成的坑,这是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所留下的。
这张“照片”的发布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来了贺电,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宣读:
“我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顺利地进入到月球轨道并传回月球三维影像,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在这举国欢庆、全民振奋的时刻,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特向参加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全体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和解放军指战员表示热烈地祝贺和亲切地慰问!(掌声)”
温家宝发表了讲话,他说我们是怀着无比喜悦和自豪的心情出席“嫦娥一号”卫星第一张月面图片发布仪式的。
探月工程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之后,我国航天活动的第三个里程碑。
首次探月工程的圆满完成使我国跨入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有深空探测能力国家的行列。这是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体现。
温家宝说,实施探月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探月工程寄托着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外华人华侨的热切期盼。
“有一位老华侨曾经深情地说,‘我们期盼成功,因为你们的卫星打多高,我们的头就能昂多高!’(掌声)现在中国航天人再一次以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你们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的厚望和重托!
……
我国首次探月工程的圆满成功,使中华民族千年的奔月梦想开始变为现实,并再一次雄辩地向世人昭示:中国人民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在攀登现代科技高峰的征途上不断谱写新的华章!(掌声)中华民族完全能够屹立于世界先进之林!”
温家宝说,探月工程是新时期国家十六个重大科技专项中第一个向祖国和人民汇报的工程。他勉励参加探月工程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认真总结首次探月工程的经验,抓好“嫦娥一号”卫星的在轨管理、数据传输处理和科学分析与应用工作,充分调动全国各方面的科研资源,利用我国首次获得的第一手月球科学探测数据,研究出一流的科技创新成果。
温家宝还表示,要抓紧开展月球探测二期工程的立项和组织实施,集中力量攻克重大关键技术,争取早日实现探月工程后续目标。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参加了发布仪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