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欧盟示意图
始于1998年的机制即将走过第十个年头。十年间,中欧关系逐步深化并发展成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作为中欧最高级别的年度磋商机制,中欧领导人会晤机制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10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将于11月28日在北京举行。北京时间27日晚,本报驻京记者与驻欧记者通过网上聊天,共话两地对此次会晤的期待。
欧洲要员云集北京 窦:这几天,北京应该是欧盟“最重量级”首脑云集的场面了吧?欧盟方面对这次会晤非常重视,欧盟轮值主席国葡萄牙总理苏格拉底、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欧盟负责外交和安全事务的高级代表索拉纳等都将出席会议。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以及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率领的“汇率问题特别代表团”也分别于23日和26日先期抵达。法国总统萨科齐也正好在中国访问。 孙:确实如此。这些重量级人物此行来京的行程安排紧凑,任务分工明确。今天上午,萨科齐在清华大学的演讲加上提问时间只进行了1个小时,就是因为他还要赶去上海。他在北京强调,欧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应该更进一步发展,相信此次中欧领导人会晤能够推进中欧新的《伙伴关系与合作协定》的谈判。曼德尔森这几天往来于北京各种场合,与中方就经贸问题进行沟通。“汇率问题特别代表团”的三名要员———欧元集团主席、卢森堡首相容克,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与欧盟委员会负责经济和货币事务的委员阿尔穆尼亚已抵京,今天与财政部和央行官员举行了会谈。按照容克的话说,他们要与中方“面对面”就“国际货币问题进行一场安静的辩论”。巴罗佐今天下午也已抵京,并在中央党校发表了演讲。
欧盟关切偏重经贸 孙:欧洲方面对中欧战略伙伴关系怎么看?对此次领导人会晤有何期待?目前的舆论关注点是什么? 窦:中欧战略伙伴关系在欧洲已广为人知。中欧经贸合作是欧洲经济界投资的热点,文化艺术领域更是不断掀起“孔子热”、“汉语热”、“中国古代建筑热”等浪潮。
欧洲媒体最近关于中欧领导人会晤的报道热点很多,如人民币汇率、中欧贸易中的市场开放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等。事实上,这些议题都延续了上几届领导人会晤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在人民币汇率上,欧洲媒体并没有对中国调整人民币汇率抱有多大希望。他们自己也很清楚,中欧贸易中汇率问题只是短时效应,并不是根本原因。“中欧贸易不平衡”被认为是此次中欧领导人会晤中亟待解决的焦点议题。欧盟委员会此前宣布,2006年欧盟对华贸易逆差为1200亿欧元,这令曼德尔森原本的对华友好态度也不得不趋于强硬。
孙:是的。曼德尔森昨天在国际食品安全高层论坛上表示:“2006年欧盟境内截获的假冒产品中80%产自中国。”对此,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义正词严地表示,这一指责既不公正也不符合实际情况。数字是最好的事实。今年1到9月,欧盟对中国出口食品不合格率占0.84%。中国今年上半年向欧盟出口食品的不合格率仅为0.2%。
中国期待更上一层 窦:中方如何看待此次领导人会晤?舆论主要关注哪些方面? 孙:中欧已于2003年发展成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如何从战略高度谋划未来10年双边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大计,应该是这次会晤的重点。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早先时候在宣布会议消息时就表示,这次中欧领导人的磋商是在中欧关系进入一个重要的时期举行的。希望以此次会晤为契机,推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中方也很清楚,除了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和近期升温的人民币汇率等问题,在中欧关系发展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如去年10月欧委会出台的第六个对华政策文件反映出欧盟对华的疑虑有所上升。对此,刘建超强调,中方认为,中欧关系的基础并没有变,共同利益并没有变,继续推动中欧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符合双方的利益。
事实上,欧盟关注的人民币对欧元持续贬值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全球国际收支失衡,这是从中心国美国开始出现的。因此,国内分析人士认为,人民币过快升值对中欧双方都不利。
交流对话仍是主调 孙:正如中国前驻欧盟大使丁原洪所说,“中国从来都没有把欧洲当作敌人,而是当作朋友来争取。”就连“日趋强硬”的曼德尔森日前也表示,要坚持通过对话与合作处理欧洲经贸关系。尽管中欧不断遇到新问题,但中欧关系长期稳定发展符合历史潮流。因此,可以预见,在即将召开的领导人会晤上,对话与交流将是主色调。通过有效沟通,充分交换意见,在分歧点上增信释疑,在应对气候变化、能源、环保等共同关注的问题上不断扩大共同利益,未来中欧关系的政策基础———中欧《伙伴关系与合作协定》的谈判就有望加速取得进展,未来10年,中欧相携之手才能握得更紧。(驻京记者孙佳华驻欧记者
窦德龙)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