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人民日报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图)

  十七大将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中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在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与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具有较大差距。如何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产业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如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各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挖掘和保护?如何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新局面?如何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们特邀请文化部王永章、中国社科院张晓明、上海交通大学胡惠林三位专家就此发表意见。


  ——编者

  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王永章

  胡锦涛总书记的十七大报告在谈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对发展文化产业作了着重强调。十七大报告八次提到“文化产业”,直接涉及的文字大约240字。从中可以看到党和国家对文化产业工作越来越重视,对文化产业在文化建设乃至国民经济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越来越明确。

  在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中,党和国家强调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我认为,根本性的原因有三条:

  首先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29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初步核实数据,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21.0871万亿元,增长速度为11.1%,折合2.65万亿美元、人均达到2075美元。根据国际经验,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之后,整个社会的消费结构将发生很大的变化。人们除了解决温饱问题外,可以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文化消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06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文化消费总量大约在5700亿元左右。而按照目前我国的GDP总量,经济学家认为2006年我国文化消费总量起码应为2万亿元左右,实际满足程度仅仅1/4多一些。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文化消费出现了许多新特点,“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所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首先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性、多元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其次是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举世瞩目。但是,过去我们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增长方式。2006年,我国是世界上产值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消耗了世界钢铁总产量的30%、水泥总产量的54%、煤炭总产量的15%,而按现行汇率测算,我国GDP总量仅占世界比重约5.5%。党的十七大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文化产业恰恰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是“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高”的无烟产业、朝阳产业。抓好文化产业,不仅可以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且可以优化产业结构,带动现代服务业,推动文化贸易,拉动经济增长,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有着重要的作用。

  再次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文化产业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强弱。我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文化软实力方面特别是文化产业发展方面仍是一个弱国。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04年美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总量的5.83%,英国占7.61%,加拿大占3.8%,韩国大约6%,而2004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占GDP的2.15%。美国一位专家评论说,“中国的软实力中文化的吸引力还相对较弱。相比较于美国的电影、音乐和其他文化产品,中国似乎没有一个突出的享誉世界的文化品牌。世界许多国家对中国的印象还很模糊并充满错觉。”所以,我们必须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发展文化产业应该从何抓起?我认为,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创新意识。文化产业是一项全新的产业,只有创新才能实现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二是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力求两个效益有机统一。发展文化产业,决不能眼睛只盯着经济利益,完全迎合市场,由市场来决定一切。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和文化服务的提供者必须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以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创作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三是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决不能单凭热情、凭干劲、凭良好的主观愿望,更不能搞突击,搞大跃进,搞形式主义。四是努力完善文化产业政策。五是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六是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从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入手,培育一批有自主创新能力、有知名品牌、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同时,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文化产业发展。按照“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的要求,采取各种措施,扶持鼓励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示范园区快速健康发展。七是推动更多中国文化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作者为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

  打造绿色文化产业观

  胡惠林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和战略目标。它不仅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而且也是指导和推进我国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科学理念。

  文化产业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是现代文明发展的重要存在方式和实现方式。然而,正如工业文明在推进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一样,文化产业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的文明社会带来和创造了巨大的文明财富的同时,也在给我们这个社会的文明进步造成破坏。这就需要我们以新的文化产业发展观重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

  文化产业是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当不发展文化产业就不能满足这种需求的时候,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自然地成为政府在确保公民文化权益方面所必须采取的文化政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就不能只有经济效益这一个指标,还必须有社会效益的公共文化安全指标。这就是文化产业发展所应当遵循的文化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这就需要我们创新文化产业发展路径与发展模式,把是否形成循环文化经济作为检验文化产业科学发展的新标准。循环文化经济是一种全新的文化生产力形态,是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存在方式。循环文化经济的核心就是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推进文化资源的积累和再生,以文化资源的不断积累和再生,作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这就需要我们在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过程中引进“生态文明”的新观念,树立“文化生态文明”的新文化产业发展观和新文化建设制度观。以“建设生态文明”的科学思想为指导,推进文化产业结构、文化经济增长方式和文化消费模式的战略性调整。

  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克服单纯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价值局限。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只有在文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中才是可能的。没有文化产业的科学发展,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产业不能走资源消耗性和环境污染性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老路,实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与发展道路的战略性调整,走资源再生性与环境友好性相结合的新文化产业发展道路。

  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新文化变革。这场新文化变革与以往任何一次文化变革运动的最大的区别就是,文化产业及其发展成为最重要的动力之一。中国的文化产业正面临着文化责任、文化使命和市场经济和谐发展的双重目标。“建设生态文明”不仅会对我国整个文化产业的走向与格局的变动产生深刻的影响,而且也将对构建和谐文化和实现和谐文化所必须要实现的文化和谐的伟大目标产生深刻的影响。以生态文明的科学理念,推进中国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应当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办公室主任)

  大力推进文化产业繁荣

  张晓明

  2000年,在十五届五中全会的报告中,第一次提出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因此可以说,在“十五”期间,我们完成了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合法化过程,文化产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十七大把文化发展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标志着我们的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这几年,文化体制改革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最强大的推动力。我们已经树立了新文化发展观,决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走出一条文化发展新路子。我国的文化发展已经开始整体性地从原有的计划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证明,只有实现文化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统一,只有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我们的文化才能够获得巨大的发展。

  因此,如果说,“十五”期间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合法化”为主要特征的话,“十一五”期间将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合理性”构建的关键时期。当前文化发展的最大阻碍,还是体制和机制不够合理。我们要学习相关国际经验,我们还要将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以及国有企业改革的成熟做法加以改造和运用于文化领域。经济体制改革将近30年来,我们已经建立起了一个相对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框架,但是我们还处在寻找适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佳文化发展模式的过程中。应该说目前文化的发展,仍然受到有形和无形的制约,有形制约是,很多体制机制并不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不适应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多样化的现实。无形制约是,很多管理文化的官员思想上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展文化,在观念上和思路上都还存在一些问题。

  不能一说文化产业就是所有的文化都要以营利性方式去发展。文化建设分营利性的和非营利性两种,或者叫文化发展的两轮。任何国家都有一批文艺团体代表这个国家的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它是国家级的文化机构,它承担着传承民族文化传统的责任,涉及到文化遗产保护,对整个民族的文化传承有重大的价值,但是可能不被消费者,或者多数消费者所接受。

  文化竞争力也是一个重要问题。文化竞争力是国家软实力的一个方面,当代的国际市场文化竞争力除了表现在文化产品的竞争力外,越来越多地表现在物质产品的文化品牌、文化设计、文化包装等方面。因为我们是处在一个消费品过剩的时代,任何一种物质产品的竞争其实越来越依赖于这个产品所负载的文化符号的竞争。也就是说,如果这个物质产品不代表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不能够表现消费者的自我价值,它就不能够在市场上取胜。所以,物质产品的竞争也越来越变成一种文化竞争。

  全球化催生了一个全球化的文化市场,将产生两个结果:一个结果是一些以前不为人知的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突然进入全球的流通,受到追捧。对于这些国家和地区来讲,全球化推动了他们民族文化的生存和发展。与此同时,也会出现另外一个结果,也有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曾经非常繁荣和兴盛,现在却陷入了衰落,不再为人所知。我们要承认全球化的这样一个双重的影响。比如,韩流是韩国政府积极应对全球化挑战,积极发展本国文化产业和推动文化产业“走出去”的一个结果。它是一个以往不太为人所知的国家利用全球化的机遇而迅速登上全球化文化舞台的非常好的例子,这值得我们去学习。而我们之所以没有对邻国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就是因为我们目前应对全球化挑战还不够自觉,体制上还不够完善,还往往以传统的宣传手法来对外推广我们的文化,这显得很笨,也没有明显效果。近年来,政府还是在大力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采取了一些基于市场经济机制的一些新办法,相信在这样一个新体制和机制的推动下,中国的文化将对邻国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恢复中华文化的作为轴心文化的传统地位。实际上,中国的电视剧、中国的大片已经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开始产生影响。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王永章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