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
这是一个让人感到沉重的日子。美国M·A·C艾滋病基金会11月中旬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让人们的心情更加沉重。这项调查是今年9月在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和南非等9个国家进行的,其中每个国家随机调查了约500人。
调查结果显示,42%的人不知道艾滋病会导致人死亡,还有许多人错误地认为,人类目前的医学水平可以治愈艾滋病。调查同时发现,受歧视、恐惧和羞耻心理,使得艾滋病人难以融入社会。大部分人都会因与艾滋病人接触而感到不安,近半数人不愿与艾滋病人共事,52%的人不愿与艾滋病人同住一个屋檐下,79%的人不愿与艾滋病人约会。
艾滋病是世界的共同敌人。然而,谈“艾”色变和对艾滋病诸多的认识误区,使人类抗击艾滋病的道路变得更加崎岖。自1981年在美国确认首例艾滋病患者至今,艾滋病正以骇人的速度大面积地蔓延。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过去的10年中,世界各地的艾滋病患者增加了近50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是艾滋病的重灾区,无论是绝对人数还是总体感染率,都位居全球前列。艾滋病的蔓延已对当地的社会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从全球范围看,共用注射器、性传播和母婴传播等是艾滋病肆虐的主要原因。在许多国家,社会和经济面临艰难转型,不同社会群体之间贫富悬殊加剧,剩余劳动力相继失业等因素促使社会犯罪率不断攀升,并伴有毒品、性交易泛滥,从而为艾滋病的盛行提供了温床。
艾滋病严重阻碍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给一个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带来了全方位的灾难。为控制艾滋病,国际社会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然而,防治和遏制艾滋病是一项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一场长期的攻坚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更不可能单靠一国的力量完成。有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全球只有1/5的艾滋病人得到了治疗。“地球村”变得越来越小,各国之间民众的联系越来越频繁,客观上为艾滋病在全球的蔓延提供了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全球合作就显得更加重要。各个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有责任和义务向包括众多非洲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提供治疗艾滋病的技术和资金支持。
尽管艾滋病被视为“超级癌症”和“头号杀手”,但从本质上看,它是一种社会病。某种意义上说,艾滋病的存在是对人类社会一些弊端和缺陷的畸形反抗和极端惩罚。要根治艾滋病,还得从综合治理整体环境上下功夫,努力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铲除艾滋病赖以存在的土壤。
人类的历史,从某个角度讲也是与各种疾病作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的历史。艾滋病目前虽然仍属痼疾,但相信通过人类的共同努力,这种考验人类理性和尊严的疾病,必将被彻底降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