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经常到农村采访,深为农村面貌的变化而感动:宽阔的村路水渠,齐整的绿篱栅栏,漂亮的景观花树,洋气的休闲广场……
不过,这些物什建起了可不是摆设,有人建还得有人管。由谁来管?
有人说,新农村农民是主体,还是由村民自己管,各人自扫门前雪。
一些村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家门口这条道,那是打心眼里爱惜。把自家门口这段路管起来,没说的。但有些人懒散惯了,让他走新道,感觉挺带劲,要他管护,一天两天还成,时间长了,他可不愿意。
由村里管?村支书们听到这话,头摇成拨浪鼓。就几万块钱转移支付来的办公经费,人头费都不够,哪来的闲钱养这支队伍。笔者到过一个村子,党支部带群众致富,村支书说话硬实。在村支书安排之下,村里每名党员管一条街,公益事业管理还算过得去。但这样强迫命令式的管理套路,显然不是长事。
由村民集资养一支队伍管?设想是好,但往往落实不了。这几年,减轻农民负担,所有税赋一概不交,个别农民一听“集资”二字就有情绪。“一事一议”吧,往往是“一议一黄”。为啥,100户里有一两户打横,别的农户肯定把钱又揣回兜里了。
不可否认的是,农村各类发展资金集中于经济建设,公益事业建设资金捉襟见肘。黑龙江五大连池市某镇半年前向市里争取两个公益岗位,但至今没能落实。村干部建议,能否国家拿一部分,村里自筹一部分,建一支队伍把村里的公益事业长效地管起来?
一些地方因势利导,形成了“政府引导、部门帮扶、农民自愿、老板捐赠、民主管理”的农村公益事业运作方式。如湖北武穴市龙坪镇五里村胡胜垸17位村民,自发组织成立“公益事业促进会”,近年筹款37.5万元,硬化了环村水泥路,村庄面貌焕然一新。还有不少地方把村里的机动田承包出去,用承包费来弥补公益事业费的不足。
国家的钱投到农村搞公益事业,不是为了装点门面,若因管护不善而破败,不仅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对广大农民的感情也将是一种挫伤。“重建轻管”问题,在很多农村还仅仅是苗头,但未雨绸缪,方能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