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学聪)日前,来自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9月,全市被调查的3000户城镇居民中,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533元,同比增长14.4%。其中,人均财产性收入同比增长48.6%,达到156元,城镇居民人均利息收入、保险收益和其他投资收入分别为43元、19元和25元,同比分别增长16.3%、6.4倍和4.3倍。
刚毕业4年,在某通信企业做技术工作的小邱现在已在中关村拥有了一套70多平方米的公寓。这足以让不少同辈人羡慕的房产都来自他在股市中不断滚动翻腾的股票收益。其实,像小邱这样从投资中尝到甜头的普通市民不在少数。最近一段时间,前所未有的投资热让不少投资的人得到了不菲的收益。而投资收入正在成为一些市民家庭愈发重要的收入来源。
按照统计部门的划分,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主要来自4个方面:一是每月的工资收入,二是个体经营户的经营性收入,另外两项是包括离退休金、最低生活保障金等在内的“转移性收入”和家庭存款、购买保险、各种投资带来的“财产性收入”。在投资、理财观念风行的今天,市民财产性收入正成倍增加。
“随着居民的投资渠道日趋多元化,居民家庭财产日益增加,除用于储蓄外,买基金、投资股市、保险的日渐增多。”市统计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公务员规范工资,企业经济效益普遍较好,离退休金、最低工资和最低生活保障金不断提高,以及房地产、股票市场持续红火,对居民家庭收入的提高均有一定的作用。RJ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