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卫监所的工作人员在给“医生”张东做笔录。本报实习生 吴家翔 摄 |
女婴在黑诊所扎针后死亡
家长疑“医生”用药过量 诊所被查抄 警方介入调查
年届四十的老李夫妇好不容易生了孩子,不料一年多后又没了。昨天,孩子的尸体被送到石景山医院尸检中心准备做检测,因为老李夫妇怀疑孩子死于黑诊所的扎针治疗。此前一天,卫生部门取缔了这个黑诊所。目前,朝阳警方已介入此案。
女婴黑诊所扎针后死亡
老李夫妇住在朝阳小红门乡,当地人,都年近四十。因晚婚加上妻子两次流产,老李去年才有了个女儿,并将其视为掌上明珠,取名天心。
11月底,14个月大的天心出现了咳嗽和间歇性喘息等症状。27日,老李带天心到北京711医院进行点滴治疗,但效果不佳。28日一早,他带着天心先后前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和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下称“儿研所”)看病。虽然两家医院均确诊天心患有肺炎,但因床位紧张,老李只得把打完点滴的天心带回家。
当晚11点半左右,天心喘得厉害,老李夫妇情急之下想起曾在附近一家诊所看过医生给哮喘的孩子“扎针”,而且一扎就好,于是抱着天心跑向诊所。
诊所“医生”在天心腕部注射两针后,不到两分钟,天心突然脸色变白,两眼发直,紧接着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但10多分钟后脸色又恢复了。之后,天心被带回家。
29日凌晨3点左右,天心突然呼吸加速,双眼紧闭,吓坏了老李夫妇。老李拨打120求助。1个小时后,天心死在急救车上,尸体随后被送往儿研所。
30日晚,老李在查看尸体时发现,天心的嘴唇、指甲以及肚脐以下部位均呈紫黑色,遂怀疑诊所用药过量导致孩子死亡,当即报案。
家长疑“医生”用药过量
“才刚学会叫爸爸妈妈,就这样被你害死了,我们还怎么活啊!”昨天,老李再次来到该诊所,质问“医生”张东(化名)孩子的死因时情绪激动,几度哽咽得不能说话。
该诊所位于日化一厂宿舍院内,张东在此有3间不足20平方米的小屋。
记者看到,屋内的书架上、抽屉里、床下凌乱地堆放着各种药品,包括中药、西药、注射器具等。部分药品的外包装上布满灰尘,有的还沾上了油渍,且不乏过期药。
张东是位78岁的老人,1984年来北京定居后开始行医,2003年开办诊所。
“我当了40多年的医生,也自学了点穴治疗方法,从没出过事。”张东对自己的医术很有信心。他提供的一份1958年发的“复员军人证明”显示其有多年的军医经历。
张东说,天心在诊所注射的是0.1毫克的肾上腺素和0.2毫克的利多卡因(用于麻醉)混合药剂,注射的部位是天心右手腕上的两个穴位,之后臀部注射了0.25毫克的头孢呋辛钠用于消炎,“药量那么小,根本不会死人的”。
对此,儿童医院内科专家门诊的刘医生说,一般说来,对肺炎患者并无禁用肾上腺素的要求,但肺炎可细分为几十种,具体情况还需具体分析。此外,肺炎患者未必都需住院治疗。现在正值儿童肺炎高发期,医生会根据肺炎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除个别重度患者外,一般病人在门诊处治疗即可。
多部门联合查抄黑诊所
前天下午,朝阳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联合城管、街道等来到该诊所,在确认当事“医生”张东不具备行医资质,诊所亦无经营许可证后,依法取缔了这个黑诊所,同时责令张东停止非法行医行为。
随后,工作人员查抄了张东家的4大箱几十种药品及医疗器械。据介绍,张东将面临1万元以下的行政处罚。
卫监所的工作人员透露,由于该诊所属无照行医,因此并不涉及医疗事故问题。至于天心的死和该诊所有无直接关系,还需在公安部门调查后才能知道。
目前,天心的尸体被送到石景山医院尸检中心,准备做检测。
介入此案的朝阳警方称,因此案涉及卫生、城管等众多部门,处理起来比较烦琐,警方只有在法医的尸检报告出来后才能对死因进行进一步调查。
■回访事发地
明知黑诊所
患者仍就医
据卫监所透露,这已经是黑诊所第三次被查抄。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该诊所在当地小有名气,而且口碑不错。事实上,当地居民都知道该诊所是黑诊所,张东并无相关资质,但冲着价格低和治疗效果“不错”,往往在生病后主动来此求医。
在居民张大妈眼里,张东看病“认真负责”,自己几十年的类风湿和胃溃疡都是张东给治好的,她全家人也都很信赖张东,有病就去找张东看。
记者注意到,即使是卫监人员查抄黑诊所的时候,屋里的电话多次响起,且都是患病居民给张东打来的求助电话。
居民们觉得看病便宜和张东的儿子从事制药业有关,当事人也不否认。至于为何不办正规的诊所,张东的儿子说,因父亲年龄超出办理医师资格60岁的标准,而且家人也不同意他再工作,所以一直没办营业执照。
■对话“医生”
“赚钱不是主要目的”
记者:经常有人找你看病吗?
张东:是啊。住得远的(病人),我都电话给他们些建议,(让他们)按照我的处方到附近药店去买药。
记者:为什么不办执照?老被查不影响经营吗?
张东:我就是为了在家有个营生,又能帮助很多人,赚钱并不是主要目的。得个感冒到医院检查都得花一二百,穷人哪里看得起病?
记者:诊所以后还开吗?
张东:有机会我还会帮助病人。本报记者 李秋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