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陕西百余老板内蒙古创业亏损亿元 诉求国家赔偿

原来机器轰鸣人声鼎沸的兰炭厂已被夷为平地

政府在兰炭厂与环保之间选择了绿色,新栽的小树已经排成队


  核心提示

  2003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简称伊旗)政府对外宣布,将以“降低门槛、一切从简、派人帮企业办理相关手续,税收能减则减、能免则免”等优惠政策,吸引外来投资者到伊旗兴办工业。此后,百余名陕西老板,或个人独资或几人联手,在伊旗建起了近百家兰炭厂。而这些兰炭厂恰好是当时环保总局下令停建的“十五小”项目。

  2006年12月30日,伊旗政府发文关闭全旗境内所有的105家兰炭厂,陕西百余名老板多达三四亿元的投资损失惨重。
其中62家企业共同向国家环保总局提请行政复议。今年初,环保总局出具的《行政复议决定书》认为:“要求取缔兰炭企业的规定违法”。

  曾经腰缠万贯如今下井挖煤

  老张双手叉腰,在一片空地上来回走着。他脚下用煤灰垫平的地方,一年前还是机器轰鸣,五六十名工人来往穿梭,一派繁忙景象。“那时候想,要不了两三年就能还清拖欠的100多万外债,剩下的就是利润了……”想起当初创业的情景,老张脸上掠过一丝笑意。

  老张是神木县大柳塔镇农民。前几年,他凭着一股吃苦耐劳的精神与过人胆识,积累了大量财富。在城里买了房,买了高档轿车,他一度成了村里人人羡慕的百万富翁。

  2004年初,他携带500多万元资金,这其中一半是借来,在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新庙镇投资办起了兰炭厂。“兰炭市场前景相当广阔,产品根本不愁卖!”老张对投资充满了信心。

  2006年底,就在老张的兰炭厂正式投产后不久,伊旗政府忽然下令,关闭所有的兰炭厂。“投资500多万啊!连零头都没赚回来就关了门!”听到这个消息后,老张不知所措。

  此后,债主催债,老张卖了房子,仍不够还债,有的债主开走了他的轿车,抱走了他的电视机。“我现在连养活一家人的能力都没有了。”不得已,老张又重操旧业,下煤矿当了一个挖煤工人。

  据熟悉到伊旗投资办兰炭厂人群的一位知情人说,这批人中,最多只有20%的人因投资较早能赚点小钱,20%凑合着可以保住本钱,60%的人赔本了。目前,像老张这样揭不开锅的老板有十几个,其中一些人为躲债已远逃他乡。

  招商政策诱人

  百余老板进内蒙古创业

  但最后,像老张这样精明的陕西百余名商人同时“栽了”。

  事情还得从2003年4月8日说起。那天下午,伊旗旗长刘文山在伊旗新庙镇工业园区主持召开办公会议,议题为“如何支持伊旗工业园区发展建设”。当时旗政协主席林涛、旗委副书记赵和平、副旗长白广斌、侯应和等领导参加,经贸、财政、计划、国土资源、环保、水利等局14名局长及当地镇政府领导等也参加了会议。

  会议认为,全旗上下要积极支持各类工业园区的建设,要求各有关部门在为工业园区内企业办理有关审批备案、登记注册过程中,要“降低门槛,一切从简”;“只要政策允许,税收按最低标准征收,能减则减,能免则免,尽最大可能支持园区企业发展壮大”;“成立园区管理委员会,配备专人,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政策,统一协调和处理工业园区的各项事宜。对外,统一处理和接待政府有关部门的行政性检查和收费,尽量减少外界对园区的干扰,对内承担入园企业有关项目的申报、登记备案、开工、竣工等事宜的联系等,提供全程跟踪式服务,帮助企业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会议精神一经公布,邻近的陕西省神木、府谷的煤老板竞相到伊旗投资办兰炭厂。

  老张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去伊旗创业的。“一年之间,至少百余陕西老板,将三四亿元投资在伊旗,建了八九十家兰炭厂。再加上其他地方投资的兰炭厂,伊旗境内共出现兰炭厂105家。”陕西伊旗商会相关人士介绍说。

  项目开始运转便被全部关停

  在陕西老板的推动下,很快出现了投资高潮。据介绍,只有一个炭炉的兰炭厂属于最小规模的兰炭厂,其投资也需要大约250万元。

  但是,危机的到来没有任何预兆。2006年1月18日,内蒙古自治区环保局下发了《关于对重点流域重点污染隐患实施严管措施限期消除安全隐患的通知》,指出“为确保黄河、海拉尔河等主要河流以及水源地和地下水安全,责令取缔鄂尔多斯等市内兰炭企业”,取缔原因为“污染地下水”。此后,鄂尔多斯市及伊旗政府相继转发了该《通知》,要求坚决取缔伊旗境内的105家兰炭企业。

  2006年12月31日,伊旗政府又下发文件,指出境内现有的105家兰炭企业中,无环保审批手续的一家,作废环评手续的一家,套用环评手续的5家,无土地使用审批手续的98家,无工商营业执照的6家,无计划部门批文的21家,未进行安全评价的11家,105家企业全部未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其取缔的理由为“这些兰炭生产企业规模小,点多面广,设备简陋,生产粗放,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十分严重”。

  此后不久,伊旗政府便全面调动各职能部门,给一些企业断水断电,让交警与煤检上路查车,坚决不允许给兰炭车提供原料煤。很快,105家企业相继关门,一些企业的设备也被强行拆除。

  投资将近4亿补偿大约5000万

  “伊旗政府在当初招商引资时承诺"先发展后规范",现在他们认为手续不全而取缔所有的企业显然很勉强。如果说以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严重而取缔,那么哪家企业污染了,污染程度如何,是不是到了该取缔所有企业的程度?”

  有人将不同意见多次反映给伊旗政府,但政府的决心非常坚决。此后,为鼓励业主自行拆炉,伊旗政府又下发文件:“凡在2007年2月10日前签订拆除协议并自愿自行拆除的兰炭企业,政府将按照3万吨焦炉补偿20万元、5万吨及以上焦炉补偿30万元的标准予以补偿,签订(拆除)合同时付给50%,待拆除完毕验收合格后一次性补齐”。

  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与伊旗政府签订了拆除协议,也领到了先期的50%的补偿款,但有的企业仍未领到第二笔补偿款。像老张一样,一些投资者的厂子刚建成,有的投产才几个月,数百万的投资一下子变成了二三十万。“一大批富人顷刻间变成了穷人”。

  其实,损失的何止这些投资人。据伊旗政府相关知情人说,政府为取缔兰炭企业,仅补偿费就花掉五六千万,再加上人工、处理剩余氨水、植被恢复等。“等一切都结束后,大约需要1亿元。”

  环保总局复议

  《取缔通知》违法

  62家兰炭企业联合向国家环保总局提起行政复议申请,要求撤销内蒙古自治区环保局下发的《通知》中有关取缔所有兰炭企业的具体行政行为。

  62家企业认为,《通知》取缔兰炭企业的理由为“污染地下水”,针对的是特定对象,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取缔兰炭企业”等于“责令兰炭企业停产、停业或关闭”,该具体行政行为属于行政处罚,但并未依照《行政处罚法》规定的“必须查明事实”进行调查;未告知作出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未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未依法允许当事人进行陈述、申辩或要求听证,违反了法定程序。同时,根据《水污染防治法》有关规定,“对造成水体严重污染的排污单位”应先由人民政府采取“限期治理”措施,逾期完不成治理任务的,再由该人民政府“责令停业或者关闭”,自治区环保局的行为显然违反法律规定。

  自治区环保局在答辩时说,该局下发《通知》依据的是《大气污染防治法》。

  今年初,国家环保总局出具的行政复议决定书认为:《通知》载明被要求取缔的兰炭企业的主要污染隐患是“污染地下水”,但自治区环保局在答辩时却依据《大气污染防治法》及有关淘汰落后生产设备等产业政策,提供的检测数据仅表明“部分兰炭企业已出现局部污染地下水问题”,未说明被要求取缔的兰炭企业是否全部出现地下水污染问题,也未说明这些兰炭企业是否都存在违法排污行为,以及他们排污行为与当地地下水污染的相关性。“因此,《通知》的有关规定主要事实不清,适用依据错误,依法应予以撤销。该规定的行政行为违法。申请人依法享有的陈述、申辩或听证权利未得到有效保障,其程序不符合法律规定。”

  另据了解,在环保总局的行政复议决定下发前夕,内蒙古自治区环保局对《通知》中有关兰炭企业的规定进行了撤销及更改。

  行政行为违法

  34业主要求国家赔偿

  当国家环保总局确认了有关单位行政行为违法后,34名企业老板聘请律师,向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当地环保局及政府对他们的损失进行国家赔偿。

  11月24日上午,几名参与诉讼的陕西老板告诉记者,他们目前已到北京聘请了多名律师。此事已走上了法律途径。

  那么,105家企业中为什么仅有34家参与诉讼?据一位知情人说,另外一些老板在伊旗还有其他企业,“怕引火烧身”;一些破产的老板已无力支付巨额诉讼费。

  11月24日上午,记者在伊旗政府采访时,相关人士表示:“当时负责此事的领导有的升迁有的调走,另外,该话题相当敏感,我们不便对此进行评价。”伊旗环保局的一名负责人说:“我们完全执行《通知》所要求的,此事与我们无关。”11月27日,伊旗政府又电话通知34名业主:“你们可以参与大化工项目建设,也可以参与城市市政建设,原有的兰炭厂保持原样(等待拆迁)。你们看能否撤诉!”

  就在记者发稿前,呼和浩特市中院的法官转告34名业主说,有关部门希望这场官司在开庭前和解。本报记者 王卫平 文/图

  谁损害了政府的形象

  记者手记

  早在1996年8月3日,国务院就下发了“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所有建设项目提高技术起点,采用能耗小、污染物产生量少的生产工艺,严禁采用国家明令禁止的设备和工艺。随后,国家又下令关闭“十五小”企业,其中就包括兰炭厂。2003年,国家环保总局又下文:“属于"十五小"的企业一律停建。未批先建、补办手续的,不符合条件的一律不予批准,并责令其停止建设”。

  就在国家越来越重视和保护环境的时刻,2003年4月8日,伊旗的官员们众口一词地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要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等豪言壮语。于是,“大中小一齐上”、“先发展后规范”、“经营手续政府办”等失去原则的决定先后作出。

  没有人怀疑伊旗政府会不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只是官员们想的更多的是地方经济这个小算盘!据了解,2003年前,盛产煤炭的伊旗原煤滞销,工业发展落后,政府急于找到一条既能很好地销售原煤,又能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的路子。于是,不考虑环境,不计后果的引进105家兰炭厂的行为就很容易理解了。而随后的几年,能源紧缺,煤炭价格直线上涨,环保问题日益显现后,当地政府又突然宣布,关闭所有的兰炭厂。

  建如雨后春笋,拆如秋风卷叶。105家企业的数亿元资金经过两三年的洗涤,竟所剩无几。究其原因,“政绩工程”使然。

  试想,当初招商引资时,政府如果能多考虑一些环保、能耗等问题,那么如此多的兰炭厂就不会堂而皇之地进来;同样,取缔兰炭厂时也不能把所有的企业一棍子打死。但可惜的是,政府没有这样做。

  “政绩工程”的代价何止105家兰炭厂。仅取缔兰炭厂的补偿款就达5000多万,再加上善后事宜总损失过亿。此外,对投资环境及政府形象的影响,更不是花多少钱就能买得回来的。王卫平

  神木县科学关停部分兰炭炉

  他山之石

  近日,神木县集中关闭拆除了75座小型兰炭炉,淘汰落后兰炭生产能力269万吨。神木县在此次关停工作中,科学规划,集思广益,在让部分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小型兰炭厂“寿终正寝”的同时,又有计划地用20个60万吨以上、总产能1560万吨的现代化的环保、节能、降耗、循环的大型兰炭企业取而代之。

  为确保关闭拆除工作的顺利进行,县上采取了四条措施,一是采取疏堵结合,先疏后堵的政策,制订了科学合理的关闭方案,县上一边试验,一边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小型兰炭企业关闭拆除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分头深入兰炭企业调查摸底,广泛征求意见,体现以人为本,在充分考虑企业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向他们宣传建大兰炭项目的好处,最终确定了123户兰炭企业关闭拆除时间表;二是政策激励,稳步推进。据统计,123户兰炭企业全部关闭拆除后,企业主将损失7.4亿元。为了将企业主的损失降到最低,县上出台了两户结对合并、彻底关闭一户,另一户可以生产到2008年5月初等激励机制,以此调动兰炭企业关闭拆除的积极性;三是算“三账”,一算节能降耗账,二算环保账,三算综合利用账。比如,小兰炭炉关闭后,建成60万吨以上兰炭生产线,每吨兰炭产品可以节水200公斤,省电11度,减少原煤消耗50公斤。仅此一项全县每年可节水200万吨,省电1.1亿度,节约原煤50万吨,折合人民币1.7亿元。全县关闭123户兰炭企业,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万吨。全县每年生产的100亿立方米煤气如果全部用来发电,每年可发电40亿度,创造产值10亿元。“三账”使企业主明白建大关小的巨大效益及社会责任,使企业主理解了政府“忍痛割爱”的“良苦用心”;四是以良好的服务,感化了企业主,为顺利关闭拆除创造了条件。华商报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伊旗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