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邓红阳
11月4日,纪某一下火车,就来到郑州市著名的商业街———德化街寻找作案时机。当他来到一服装店作案后准备逃离时,民警突然来到门口,将其堵个正着。
郑州市公安局二七分局党委书记、局长彭长星揭开了这个“谜底”。
“一万余个技防监控探头对辖区重点要害部位、易发案区域等处进行全天候监控,窃贼一出手,自动报警系统就会报警。民警不仅能够在4分钟内赶到案发现场抓现行,还通过监控把窃贼的盗窃全过程录下来。人口信息研判指挥中心管理系统与旅馆、出租房屋等行业实现了对接,只要犯罪嫌疑人的信息一出现,民警就能准确判断其所在位置,立即实施抓捕。”
“警力还是那么多,辖区还是那么大,但案件下降了,破案率高了,群众的安全感增强了……全区初步形成了以打击、防范、管理、保障四大系统为支柱的科技强警布局。可以说,科技强警使一线公安民警变得"耳聪目明",游刃有余,犹如给我们基层公安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彭长星感慨道。
“刑事犯罪活动日趋动态化、组织化、职业化和智能化,破案时机稍纵即逝,如果没有现代化的科技装备和高度灵活的指挥信息系统,公安机关很难作出快速反应!”如何打破这一“瓶颈”,有效提升基层公安机关“打、防、控、管、服”的综合效能?“要把公安科技作为公安工作的第一推动力量,向科技要警力、向科技要战斗力,不断提高防范、打击效能。”郑州市公安局二七分局把科技强警摆到了重中之重的位置,自2005年以来,在二七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该局先后注入资金4000余万元用于科技强警建设,一个以打击、防范、管理、保障四大系统为支柱的“数字警务”布局迅速在全区形成,守护着辖区的平安和谐。
“为找一个资料,过去,是千里查找难寻觅;现在,鼠标轻点在眼前。拇指破案不再是神话。”如今,这已成为民警在办理刑事案件时的感受。
过去,比对犯罪嫌疑人的指纹往往需要连续干半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刑侦大队技术中队民警杨丽丽深有体会地说:“每个人有10个手指头,每个指头上又有100多个特征点。只有将这些特征点对上了,才能确认犯罪嫌疑人。一天下来,眼都看花了。现在有了"指纹自动识别系统",鼠标轻点,几分钟就可扫描一遍,再狡猾的嫌犯,也休想溜走!”
前不久,杨丽丽通过对已抓获的犯罪嫌疑人员进行指纹比对,发现因涉嫌伤害被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张某的录入指纹,与七年前的一起杀人抛尸案现场遗留指纹特征较为相像,随即通过“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对两枚指纹进行比对、甄别,最终确定两枚指纹为同一人所遗留。这起让民警颇费精力的重大杀人抛尸积案在瞬间就锁定了犯罪嫌疑人,案件很快被成功破获。
不仅如此,科技也使警务行为得以规范,解决了长期以来执法办案和执法监督受人为因素干扰的顽症。郑州市公安局二七分局依托公安综合信息网系统,建立了自己的“网上办案暨执法监督系统”,从案件受理、立案、调查取证到审批,全部在网上进行,实现了执法工作的监督、审批网络化。
“执法办案的科技导入,不仅提高了办案效率,增加了执法透明度,而且有效地避免了超期羁押和程序违法等现象的发生,同时杜绝了案卷丢失现象,促进了执法规范,便利于执法监督。分局已连续三年被评为郑州市优秀执法单位。”
“称人口信息研判指挥中心是民警的"千里眼",一点也不夸张。”在采访中,不少民警这样说。
5月9日,信息采集站采集上传的一枚指纹一进入人口信息研判指挥中心,立刻引起了民警的注意。经对指纹信息进行甄别,民警很快确定辖区内发生的一起撬门入室案系犯罪嫌疑人张某所为,随即通知辖区派出所将其抓获。经顺线追踪,一个重大盗窃团伙很快被成功摧毁,破案20余起,团伙成员被一网打尽。
人口信息研判指挥中心管理系统投入运行以来,截至目前,已采集辖区实有人员信息22万人1000余万条,从中直接抓获网上逃犯226人,破获各类刑事案件478起,其中杀人案件4起,抢劫案件10起、绑架案件1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