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东京12月6日电(记者钱铮)日本研究人员日前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网络版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在“仿制”胚胎干细胞时通过改变培养环境而摒弃了一个与癌症有关的基因,提高了这种干细胞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
此前,研究认为,为了“仿制”胚胎干细胞,必须向皮肤细胞中植入4个基因。其中,“c-Myc”是一个与癌症相关的基因,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在最新研究中,京都大学教授山中伸弥领导的研究小组将除“c-Myc”之外的另外3个基因植入皮肤细胞并改变了培养环境,同样得到了具有胚胎干细胞功能的干细胞。利用新方法培育干细胞所需时间比原先要长大约1个星期,不过功能毫不逊色。
不过,山中伸弥表示,“仿制”胚胎干细胞技术的安全隐患尚未完全解决,因为新方法仍然使用“逆转录酶病毒”运送基因,存在病毒安全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