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下午一点钟,一名中年男子走进希拉里位于新罕布什尔州罗切斯特的竞选办公室。很快,一个女义工抱着自己的小孩惶恐地跑了出来。已是泪流满面的她马上拨通了911
报警电话:那男人胸前用胶带绑着炸弹!
在大约 6个小时之后,已经释放了所有人质的绑匪才慢慢走出办公室,并俯首投降。这时,人们才发现这个“恐怖分子”就是当地居民,叫做李·埃森伯格(Lee
Eisenberg),而他自称的炸弹,顶多是个疑似爆炸物的虚招而已。根据对邻里们的七嘴八舌的总结,47岁的埃森伯格应该相当不受大家的喜爱:他有精神疾病,已然行为怪异,但无钱治疗;他经常酗酒,经常公开发表对于当地政策的不满和抱怨;他正在面临关于对妻子的漫骂和殴打的听证会,甚至是离婚判决;他经常告诉别人,自己正在处于政府的调查监视之中。这样一位被边缘化的精神病人,急切希望改变自己的现状,于是他选择了一种可以立刻引人瞩目的“上访”方式。据说,他最近曾向邻里询问哪里可以买到道路照明弹(充当了后来的可疑爆炸物),并在当天一大早,就嘱咐自己儿子一定关注新闻。至于他如此做的目的,其实很简单,他要面见希拉里。
正在华府参加党内会议的希拉里闻讯后,当即取消了安排好的发言,转而专心关注事态的发展。从获悉到最终事件结束后飞到新罕布什尔,希拉里一共公开发表了两个声明或者言论,同样的镇静和坚强。这种在危机中的果敢形象,经过全国各大媒体的宣传,希拉里发现埃森伯格其实帮她创造了一个情景、一个舞台。当然,这样的突发危机一般不会动摇坚定的民主或共和党支持者的政治选择,但却为广大而至关重要的中间分子提供了强力的建议。前第一夫人在这么个不大不小的危机中,体现出来的领导力和判断力,让人感觉丝毫并不逊色于
2001年的朱利安尼,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希拉里在这一政策经验上的相对空白。甚至,很多人会认为,经过这件事,希拉里将更加像一个美国总统了。同时,作为女性候选人,天然地容易招致人们的同情与怜惜,何况又遇上了如此一件可能引发恶性事件的小危机。人们顿时发觉女人从政的难处,或者不不由得会对前第一夫人产生些许怜爱和同情,进而用选票加以声援。
在选战中的突发事件是一种非常特殊且难以把握效果的选举激励。 2004年
10月,拉登在录像中的突然现身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布什的连任,这就是被成为美国总统大选"十月惊变"的一个典型例子。同样,有些苦肉计味道的突发事件还有很多,比如2004年陈水扁的
3.20枪击案或许就应归于其中。另外一个更为极端而经典的例子发生在 2002年的荷兰。就在当时议会选举的前两周,极右翼政客福图恩( Pim
Fortuyn)被反对者刺杀身亡。此讯一出,全国哗然。最终当年
2月刚刚成立的“福图恩名单党”一跃成为议会第二大党,如此令人咋舌的结果一定程度上源于当时在短时间内媒体对于福图恩事件的集中爆炒,让那些不懂政治的选民只知道有个可怜的候选人因为坚持参选而送了命。
当然,希拉里在新罕布什尔的明显优势,决定着她没必要去做苦肉计。但这小小危机,或对其优势地位的保持会产生十分正向的作用。最近几天的新闻报道,已经开始让不少不问政治的百姓们知道:精神病人也相信希拉里,甚至不择手段要向她反映问题。这样看来,希拉里也要觉得惋惜:这样有惊无险的插曲怎么没出在爱德华兹占先的衣阿华呢?(东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