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亚洲经济增速将放慢但不会崩溃
投资者须关注四大投资题材:估价过高,中国股市泡沫,从防御性的内需型市场转向出口型市场,原材料股的投资
记者单羽青12月6日北京报道 瑞银集团亚洲区首席经济师吴德恺(Duncan Woolridge)日前称,2008年亚洲经济增长将放慢,但不会出现崩溃。
吴德恺认为,亚洲各国已经感受到美国的经济疲弱,但该地区向欧洲的出口可能受过去几个月中投资情绪指标与领先指标急速下挫的影响。
然而他指出,这次出口放慢对亚洲的影响将弱于2001年美国经历经济放缓时的情况。“观察一下当前的亚洲,大部分经济体的债务水平相对较低;该地区没有显著的信贷泡沫;资产价格未出现长期下滑的趋势。”
中国很可能是受美国与欧洲经济放慢影响最小的亚洲国家,将继续呈现10%的经济增长率。“预期中国经济放慢主要源于G3经济体进口需求放缓所导致的净出口减少,而中国产能达高峰的压力,导致对进口的需求强劲。这意味着中国的出口将放缓,但进口却会加速。”
谈到亚洲股票策略,瑞银投资研究部策略师Sakthi Siva提醒投资者关注该地区的四大投资题材:估价过高;上海股市的泡沫;从防御性的内需型市场转向出口型市场;以及原材料股的投资。
“2008年,亚洲将面临相对于历史及世界其他地区估价过高的问题,这是自2000年以来的首次。预计2008年的回报率将是个位数,其中出口导向型市场将有较高收益,而内需主导型的市场将出现负回报。”Siva说。
对该地区来说,2008年另一个同样重要的题材是上海股市泡沫是否将开始消退,如果消退,中国出现的估价回调是否会影响亚洲其他地区。“我们认为回答是肯定的。”Siva表示。
此外,随着对美国衰退的担忧逐渐淡化,瑞银集团认为投资方向从防御性的内需型市场,包括中国和印度,转向韩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出口型市场将会是一项有力的举措。
Siva认为,原材料类股票将继续看好。“首先,它依然是估价最低的行业,低估幅度达48%。其次,我们认为在今后5年中,除日本外的亚洲地区基础设施支出将增加44%;而其他新兴市场如俄罗斯、中东等亦将增加基础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