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手机读报
红薯是世界上营养最为丰富的物种之一,不仅可直接食用,还可作为原料深加工为粉条、薯片等系列产品。在河东大地,每当提起粉条,人们很自然会想到田营红薯粉条。田营粉条产自田营村,该村位于永济、临猗、盐湖交界地区,距永济市区30公里,位置较为偏僻,但该村加工的红薯粉条却因“天然绿色,煮而不糊,柔滑筋道”而远近闻名。
由盛而衰 田营村历史上是个移民村,近百年来,田营人凭借红薯为原料加工粉条的手艺,代代相传,创出“田营粉条”这块金字招牌。全村270户,家家种红薯。每过霜降,田野里人声喧哗,道路上车轮滚滚,一派繁忙的景象;立冬之后,家家户户吊条子,巷道家院晒条子,一溜溜粉杆上悬挂着丝丝直泻的粉条,一幅丰收的图画;腊月至来年春季为销售旺季,只要在大街小巷高叫一声:“田营粉条”,便会有蜂拥的人群,顷刻卖个底朝天。
然而,到了2001年,厄运悄然降临田营。2001年后半年,村里有人购回一定数量的玉米淀粉。有村民抵挡不住金钱诱惑,认为玉米淀粉比红薯淀粉每公斤便宜两倍还多,便掺杂玉米淀粉,结果生产的粉条一拿就碎,一煮就糊。2002年掺假的经营户有增无减,结果销路几乎全断。“田营粉条”声誉大跌,村民经济收入大幅减少,栽种红薯的户数也由原来270户减少到5户,面积也从1000多亩锐减为70余亩。
重树品牌 永济市工商局调研小组开始了重树品牌的一系列帮扶活动,他们和该村党支部分析产生掺假的原因后,一方面协助在村民中开展打假宣传;另一方面在市场上加强“田营粉条直销点”的设立。
在2005年到2006年“田营粉条”起死回生的过程中,永济市工商局积极协助田营村根据市场变化,开展了商标促农、合同帮农、经纪人富农等系列工作,以“公司+基地+农户”为模式加快重树品牌的步伐。
辖区的卿头工商所协助市局多次深入田营,成立了由105户村民参加的永济市最大一家专业合作社——田营村红薯专业合作社,使栽植红薯户增加到30余户,面积扩大700余亩,加上周边县村农户栽植的面积,初步形成一定规模的红薯基地。
延伸产业链 为了帮扶田营村夯实经济实力,增加后劲,永济市工商局鼓励该村2006年注册成立了永济市田营红薯食品加工公司,以市场价与栽植户签订预约收购合同,标志着田营村薯业加工初步形成机械化、规模化、现代化。预计1年可生产粉条200多吨,产值近千万元。村内村外人都说:田营龙终于抬头飞舞起来了!
田营红薯食品加工公司经理冯倩告诉记者,目前,公司除在工商局帮助下申报另一件商标外,还在加工传统粉条的基础上,同河南专家商讨增加红薯方便面、薯片、粉带、粉丝等几个深加工产品,力求达到耕作机械化,产品多样化,操作规范化,加工现代化,带动田营及周围农民群众走上小康路。
本报记者 杨继红 本报通讯员 焦乙卯 卫云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