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宁12月8日电 (记者王立芳刘广铭)今年10月以来,广西文物考古专家对崇左市江州区濑湍镇何村遗址、太平镇冲塘遗址这两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获得了大批重要文化遗物和遗迹,部分遗物及墓葬遗迹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考古发掘中较罕见。
何村遗址位于左江左岸,发现的遗迹主要为数量众多的墓葬。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发现超过50个个体,葬式包括侧身屈肢、仰身屈肢、俯身屈肢、屈肢蹲葬、肢解葬等。各具特色的墓葬,对于研究左江流域史前人类丧葬习俗、体质特征等具有重要价值。
据广西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蒋新荣判断,何村遗址年代当在距今6000年左右,属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此次发掘对于研究左江流域乃至广西地区史前文化面貌尤其是贝丘遗址的文化面貌具有重要意义。
同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冲塘遗址,处于左江西岸的悬崖峭壁上。目前冲塘遗址已发现大量史前文化遗物,有石器、骨器、蚌器、装饰品、碳化植物果核及大量的水陆生动物碎骨,同时还发现十多座史前墓葬。
专家介绍,冲塘遗址墓葬葬式清楚,人骨保存完好。值得一提的是,所发掘的墓葬中有一座女性墓,这名女性腹腔内有小孩颅骨及指骨碎片,推测小孩可能是胎儿,该墓葬主人因难产而死,此个例在广西史前考古中是首次发现。
贝丘遗址是古代人类居住遗址的一种,以包含大量古代人类食后抛弃的贝壳为特征。这类遗址大都属于新石器时代,多位于海、湖、河沿岸,在世界各地有着广泛的分布。
(责任编辑: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