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山东章丘评选种植大葱的状元,一位葱农种植的大葱高2米18,比小巨人姚明矮不了多少,因此被评为大葱状元,获得政府1万元的奖金。这位状元乐开了花。
让我感受最深的,不是大葱的长度,而是评委当时宣布的评选标准。
他说:今年的评选标准,不仅看大葱多粗多长,还看在种植过程中是否用自控式杀虫灯和防虫网,达到高质量、低残留的标准。
这显然是个新标准。
章丘大葱驰名全国。北京全聚德烤鸭,卷的就是章丘大葱。这里的大葱高、白、脆、甜、香,是祖祖辈辈培育出来的,是用当地甘甜的泉水浇灌出来的。8年前,“章丘大葱”获得中国蔬菜类第一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目前章丘大葱种植10万亩,年产量8亿斤,远销国外。章丘人很是为此骄傲。大葱状元评选近年来每年都搞,只是今年有了往年没有的新标准。
各地不乏这类种养状元评比活动,以此鼓励农民种养的积极性,提高当地农产品的知名度。按照一般标准和惯例,谁种的养的东西个头大,谁就能被评为状元和能手。于是常看到媒体上一些“巨无霸”的农产品报道:一个西瓜重六七十斤,一个南瓜重100多斤,一个梨重两三斤,有的甚至还拍卖出天价。每一则报道,都能吸引人们的眼球,引起不大不小的轰动。在这样的轰动效应中,很少有人去思考这种以个头大小论英雄的背后有什么问题。
以大称雄、以大为强,重数量,轻质量,比大小,久之成了一种导向。在这种导向指引下,一些瓜果只是个大体肥,中看不重吃。没了沁人心脾的芳香、醉人的甘甜。而且,为了贪大求奇,抛弃了质量安全,过量施肥,甚至使用违禁药品或添加剂,出口不合格,市场上卖不出好价钱,到头来吃亏的还是农民兄弟。
同农产品生产、销售、加工等利益链上的其他环节一样,农民也希望用尽可能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益。但是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需求不能忽视,市场优胜劣汰的法则很是无情。尤其是政府的引导和监督更为重要,因为农民科技水平低,风险意识不强,对农民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监督,不仅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对农民兄弟负责。
为了逐利而自毁品牌和形象的惨痛教训已经很多,无论是政府还是农民群众都应该引起足够的警醒。好在如今人们认识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也出台了各类法规和措施促进安全农产品生产。越来越多的农民兄弟已经认识到,只有注重质量安全,农业才能可持续发展。章丘不仅投资数百万元在大葱主产区为葱农统一配上自控式杀虫灯和防虫网,实行标准化生产,同时还在点滴的事情中注意引导农民种植高品质的大葱,像爱惜自己的娃娃一样爱惜大葱,进而把品牌做大做强。为农民的长远利益和产业的持续发展着想,这种做法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