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医院用氧过量致盲 先告妇产医院再诉卫生部
四盲童索赔 五年无结果
“我们打了将近五年的官司,至今还没有结果!”昨天上午,家住天津的刘东江愤愤不平地告诉记者,由于医院用氧过度,其早产的儿子氧中毒,从而视网膜病变最终竟致失明。
早产仨月吸氧救治
孩子失明
35岁的刘东江是天津铁路局的一位普通工人。昨天上午,他拉着一个大大的行李箱来到报社,里面装了数十本医学书籍和诉讼材料。记者看到,这些书都是有关早产儿诊疗的书。
2002年5月2日,刘东江的妻子怀胎7个月后在天津市中心妇产医院生下儿子小宝(即刘维铧),孩子因早产住进该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重症监护的一条主要措施就是给孩子吸氧。住院22天时,小宝因呛奶引发吸入性肺炎,又延长了住院和用氧的时间。孩子出生65天后出院,病历上记载的累计用氧时间为1040小时。”
刘东江说,儿子出院时,医生说要做眼科检查,他就抱着孩子去了眼科,大夫没有看出异常。但小宝到了3个月左右时,每天不吃不喝不睡,昼夜哭闹不止,眼睛红红的,里面有出血的症状。没过多久,他们发现孩子眼睛的瞳孔有一个透明的小白点。在就医过程中,小白点迅速变大。4个月时,小宝的瞳仁变白了。在奔波各地求医无果之后,刘东江不得不绝望地接受现实——孩子永久性地失明了。
多次带子北京看病
遇同命人
刘东江说,在他多次抱着小宝到北京看病期间,他在医院结识了另外3个同样因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导致失明的孩子的家长。他惊讶地发现,4个孩子均早产于天津市中心妇产医院,住院期间均有大量吸氧史,而出生的时间前后相距9个月!
刘东江意识到,悲剧并非偶然,他一头扎进了医学图书馆。刘东江通过查看各种医学资料了解到,虽然临床中有早产儿离开氧气不能存活的例子,但即使供氧过量,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也是可以监测和防治的。“假如医院能够合理地控制氧气的浓度与使用时间,对有吸氧史的早产儿进行监测,悲剧就不会发生。”刘东江说。
四盲童索赔百万
诉讼艰难
2002年12月16日,4位盲童家长分别将医院推上了被告席。医院始终拒绝承认自己有过错并提出做医疗事故鉴定。“我们发现病历有篡改的痕迹,而医疗鉴定要参照病历,我们只得撤诉。”2004年4月27日,卫生部针对国内很多医疗机构没有早产儿、低体重新生儿抢救的用氧规范,而无法有效防范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的状况,出台了《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供医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遵照执行。2005年,盲童家长再次打起医院的违约之诉,4个孩子各索赔130余万元。据律师温兵国介绍,此案已开过三次庭,但至今没有进入到实际的审判。
民事诉讼陷入了困境,盲童家长又寄希望于借助行政手段来推动此案的审理。因天津市卫生局对家长的举报做出“需等民事诉讼完毕后再给予医院行政处理”的答复,家长们又向卫生部提出行政复议。而卫生部表示,家长们若对卫生局的书面答复不服,应当根据《信访条例》有关规定请求复查复核。无奈之下,他们向北京市一中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判令卫生部依法责成天津市卫生局履行行政职责。近日,法院以不属于受案范围裁定不予受理。
为给儿子一个交代
父亲学医
为了打赢官司,刘东江看了近100本医学书籍,还利用业余时间攻读法律专业本科。“我的精神支柱就是为给儿子一个交代!”
刘东江说,4个孩子因为年龄小还没有上盲校,由老人在家看着。平时,他们不敢出门,喜欢低着头坐在屋子里。一有生人进屋,就哇哇地哭。因为很少接触外界,有的孩子性格变得比较孤僻。“每天看着孩子就忍不住要想他将来可能遇到的学习、工作、婚姻等一系列问题,这样的痛苦将伴随孩子的成长!”
刘东江说,这几年来,他和全国各地200多个相同患儿的家长保持着联络,免费给他们寄材料,对他们的诉讼进行指导。让他欣慰的是,《指南》出台后,这类事件越来越少了。晨报记者 颜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