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的世界航天活动在肩负重要使命的太空探索和一片雄心壮志推动下此起彼伏,世界已感受到新一轮航天风潮带来的阵阵热浪。
探月热潮涌 今年,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圆满成功;日本“月亮女神”卫星全身披挂对月球细细探究;俄罗斯计划2025年载人登月;德国、韩国分别有意在约5年和13年后派探测器出使月球;美国的新型月球试验车在该国沙漠中颠簸。
新一轮探月高潮即将到来。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探月对技术进步的巨大拉动作用,月球上难得的天文观测和科研环境愈加受到珍视,而各种月球资源的具体分布和储量情况久未揭晓……由于探月耗费巨大,不少国家尚未起步,因此多国协调组织、分担工作、分享部分探月成果的机会很大。
尖兵老益壮 美国“勇气”号、“机遇”号火星车在今年让人一再感到惊讶的不仅是它们发现了火星上远古火山爆发、环境湿润、曾有地下水系统的一系列证据,它们的长寿也远远出人意料。2004年1月抵达火星的这两辆火星车,其工作寿命已至少延长了近14倍。
3年前抵达土星的“卡西尼”号探测器在今年发现了土卫六的疑似烷类海洋和土卫二的喷冰绝技;早已成名的“哈勃”、“钱德拉”太空望远镜助专家绘制了暗物质图,发现了上千个超大黑洞。它们之所以“老当益壮”,一是人类对外星环境认识有限,最初对探测设施性能的估计较保守;二是地面指令控制得好,在轨自动控制水平高且维修或软件更新都很及时。
第 1 2页
重用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上一片繁忙。截至12月9日,该空间站在今年共迎来3架航天飞机、3艘货运飞船和2艘载人飞船,“和谐”连接舱、新结构组件和太阳能电池板纷纷就位,总体积显著增大。不久后欧洲的ATV货运飞船将为它首航,美国将从俄购买十余艘飞船,以期2010年左右完整建成该空间站。
但俄美对国际空间站的态度有微妙的不同:俄航天署一直主张站内开展各种科研,兼顾商业开发;美宇航局更关注月球,目前侧重在站内组织与月球、火星考察有关的研究;此外,二者对是否延长该空间站在轨时间也有分歧。
众志向航天 今年在准备重返月球的同时,美宇航局认为“太空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俄罗斯制订了2040年前航天发展计划;中国探月二期工程完成论证,神舟七号开始整船综合测试;日本提出“月亮女神2”探月构想;印度、巴西和韩国分别披露了航天计划或远景目标。
这些动向说明,尽管航天是高投入、高风险行业,但其数十年的发展使各国都看到了航天促进科技发展的作用及其高产出、高收益。只要资金充足,科技实力雄厚,任何国家都愿航天。发展中国家可通过自力更生、借船出海等方式参加航天。世界航天未来将呈现少数航天大国领跑,更多国家跟进,多元化发展的局面。
(据新华社北京12月9日电)
第 1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