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天津日报

十七大的历史地位和理论贡献

  党的十七大是一次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的党代表大会,已经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上,写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历史上。我们要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任务,必须认真学习十七大文件,深入领会十七大精神,充分认识十七大的历史地位和理论贡献。


  一、 十七大的历史地位:我国改革发展

  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历史盛会

  我们都知道,这次党代表大会,特别引人注目。

  一是中国经过近30年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国际社会都关注着一个正在崛起的日趋强大的中国的政治走向和内外政策。

  二是中国经过近30年改革发展,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和成就,另一方面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机遇和挑战,国内外都关注着中央的战略决策和具体部署。

  三是在中国改革攻坚和发展的关键时刻,出现了这样那样的一些不同声音,党内外都关注着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和十七大的态度和回应。

  这一切,归结起来,就是要回答一个根本问题: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的中国,应该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

  为了回答这一根本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地指出:“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报告分12个部分,阐述了这个主题。第1、2部分回顾总结了十六大以来5年和改革开放以来近30年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丰富经验,提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一重大命题;第3、4部分强调在今天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这四个部分,可以说是整个报告的总论。第5到第11部分是分论,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祖国统一、外交等7个方面作了具体部署。最后第12部分,论述了党的建设问题,这是实现上述任务的根本保证。因此,这是一个主题明确、逻辑严密、思想深刻、内容丰富的党代会报告,提出了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工作部署,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了解了这样一个背景,我们就可以体会到,党的十七大非同寻常,是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历史盛会,是决定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发展前途命运的一次历史盛会,是展示我们党团结、胜利、奋进的精神风貌的一次历史盛会。这次会议,对于我们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十七大的理论贡献之一:高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这次党代表大会有许多亮点和创新,其中最大的亮点和创新,就是提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毛泽东曾经说过:“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旗帜指引前进方向,旗帜指引胜利道路,旗帜问题至关紧要。

  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是什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意义何在?这是我们在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时,必须认真领会和掌握的。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凝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重视理论指导而又具有理论创新精神的党。值得我们重视的是,为我们党创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毛泽东,提出了理论创新的任务是要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说到底,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来研究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由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性课题:一是要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要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在解决中华民族面临的第一个历史性课题后,中国共产党为解决中华民族面临的第二个历史性课题,又进行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的第二次“结合”,开始了第二次理论飞跃,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始于毛泽东1956年“以苏为鉴”,从中国实际出发,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思考,但是后来由于指导思想上的失误没有成功,只是给我们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思想遗产。这一理论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他继承毛泽东的未竟之业和思想财富,总结中国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新鲜经验,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伴随着这次理论飞跃在实践中的深化,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世纪之交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坚持、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新的贡献。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实际出发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坚持、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尽管这次理论飞跃尚未完结,但是从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到十六大以来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已经形成一个科学体系。(下转第3版)

  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上接第一版)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明确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科学概括的意义,一是明确了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明确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三是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因此,我们的结论是: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其次,我们要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出了建设、巩固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道路问题事关全局。从革命到建设、改革,选择什么道路,坚持什么道路,从来都是党的事业成败得失的决定性因素。

  自从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来,我们党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拓前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当代中国在短短29年发生的巨大变化,说明中国人民为实现梦寐以求的“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梦”,已经找到了正确的道路。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深刻地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也就是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思想理论上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实践中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那么,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呢?十七大报告从三个层面作了科学回答: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要求,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是胡锦涛总书记阐明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这一观点,符合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意和江泽民的论述,同片面强调这一面或那一面的错误观点划清了界线。记得1983年在南斯拉夫召开的世界社会主义圆桌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所作的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报告,引起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但也遭到了苏联专家的抨击,指责这是搞社会主义多元化。在1985年召开的世界社会主义圆桌会议上,南斯拉夫专家批评了苏联的观点,指出:“每个国家都有权以自己的特定方式去发展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任何人的私有财产,不能按照或低或高的利率进行借贷和租用,但也不能把它封闭起来,排斥其他概念和思想。假若不实现这些前提,那么社会主义就会受到自身的危害”;“由于存在多种民族和多种文化,所以也将存在多元的社会主义。在这个意义上,世界历史的进程仍然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但它显然正在脱离这个单一性和一元性的模式”。我们注意到,苏联专家否定社会主义可以有各个国家自己的“特色”,是一种片面性;南斯拉夫专家支持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是强调“多元的社会主义”,弄得不好会否定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是一种片面性。从中可以看到,只有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强调“中国特色”,并把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才是真正科学地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科学内涵,指出这条道路是由领导力量、出发点、基本路线、根本任务、长远的和现阶段的奋斗目标等要素组成的。这对于我们在实践中自觉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有好处。

  第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坚持改革开放的关系。十七大报告明确地指出,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同坚持改革开放相联系的。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但不是在一张白纸上画最新最美的图画,而是通过变革旧体制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需要我们在改革中摸索和总结。今天之所以要强调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正确对待改革开放中的问题。对于改革,邓小平在论述其科学内涵的时候,不仅强调改革是对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其他各方面体制的革命,是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自我完善,而且强调改革是一场试验。既然是试验,不仅需要大胆地试,而且要善于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错的赶快改。这是因为,我们党领导改革的目的,一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中华民族;二是为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是为了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因此,对于改革开放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一要认真对待,不能掉以轻心;二要正确处理,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不能轻易地上纲上线,否定改革的方向和道路。我们要永远牢记胡锦涛总书记所强调的:“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是没有出路的。”事实上,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广,科学社会主义才能在中国真正发展壮大。

  因此,我们的结论是:“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再次,我们要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团结奋斗的伟大旗帜。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我们之所以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一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邓小平曾经多次说过:“在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后,多年来没有制定出为发展生产力创造良好条件的政策。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得不到理想的改善,国家也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这种情况,迫使我们在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决定进行改革。”我们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就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深刻地总结了中国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我们之所以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二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社会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从根本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当代中国客观的社会矛盾推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个客观的社会矛盾,首先就是当代中国内在的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内在的社会矛盾,第一,要求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第二,要求我们不断从根本上变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落后的社会生产及其经济体制和其他各方面体制,坚持不懈地推进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第三,要求我们及时了解世界范围内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坚持不懈地推进对外开放,大胆借鉴和利用人类文明的成果;第四,最终要求我们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以及其他各方面工作,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目标,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些基本要求,已经集中地体现在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之中。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正确地反映了当代中国内在的社会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人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一种主观的选择,而是一种客观的历史的选择。我们提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是因为这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对我们的要求。

  我们之所以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三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坚持在改革开放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来自于实践经验的总结,不仅来自于对当代中国社会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的认识,而且具有在实践中不断与时俱进的开放性特点。首先,当我们决定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新开始现代化进程的时候,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以过去的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为基础,创造性地提出要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取代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这就是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发生的事。其次,当我们决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候,由于市场经济是以分工和不同所有者之间的商品交换为前提的经济,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显示出明显的活力,我们就决定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来取代原来的单一公有制经济制度,并且用股份制等多种形式来改造公有制经济。这就是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发生的事。再次,当我们决定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时候,由于经济形式总要以人格化的形式包括阶级、阶层这样的形式表现出来,面对着社会结构如此重大的变动和社会分层的新情况,我们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果断地肯定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同时强调要高度重视和关心困难群众,统筹兼顾各方面人民群众的利益。这就是从1997年党的十五大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发生的事。最后,当我们研究社会结构的变动和社会分层的新情况,统筹兼顾各方面人民群众利益的时候,为了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我们进一步提出要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要通过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这就是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来发生的事。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开拓前进的历史进程,就是在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推动下中国政治一步一步地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逻辑。我们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反映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具有开放性特点的发展道路和理论体系。当然,这种开放性,也包括根据实践的需要借鉴和吸收了人类文明的许多有益成果。

  我们之所以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归根到底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领导人民在实践中找到的指导中国发展进步和团结奋斗的科学真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们,只有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才是正确的认识、客观的真理。必须强调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自己的创造,是我们在实践中付出巨大代价和创造性的劳动获得的理论成果。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各族人民都参加了这一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凝聚了我们每个人的劳动、心血和经验,是我们自己的宝贵财富。更重要的是因为这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是指导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真理,是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真理。来自实践的认识是珍贵的,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正确的认识是更珍贵的。近30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解放和发展,广大人民脱贫致富,综合国力已居世界前列;中国经受住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和90年代中期亚洲金融危机、21世纪初“非典”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实践无可辩驳地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回顾我国社会主义的探索历程,我们的体会是多方面的。总起来可以说这样一句话: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不是我们的旗帜,民主社会主义也不是我们的旗帜,只有我们自己在实践中付出巨大代价和艰辛努力,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是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高举的伟大旗帜。

  三、十七大的理论贡献之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今天,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科学发展观写进十七大报告和党章,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我们在实践中已经体会到,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的战略思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就其实质而言,就是马克思主义者不断回答和解决实践提出的问题的过程。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首先提出的问题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是在探索和回答这一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的时候,邓小平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科学论断,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面对着国内外政治风波,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这一严酷事实,我们在深入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还要进一步搞清楚“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问题。就是在探索和回答这一关系到党的执政前途的重大问题的过程中,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为了解决改革和发展中长期积累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进入新世纪后遇到的新问题,我们在深入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过程中,还要进一步搞清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问题。就是在探索和回答这一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发展前途的重大问题的过程中,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坚持、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个过程,就是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就其理论意义而言,就是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认识。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的深刻揭示。同前几年的论述相比,这次突出“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对于我们更好地解决“五个统筹”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这一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我们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时候,尤其要处理好两大关系,解决好三大问题。两大关系,一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以人为本的关系,我们要时刻牢记“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一切问题的解决都要靠发展;与此同时,时刻牢记发展是为了人民,发展要依靠人民,发展成果应让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是坚持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效益的关系,我们要时刻牢记发展要有较快的速度;与此同时,时刻牢记发展是科学发展、有质量的发展、有效益的发展,要又好又快地发展。在我国当前阶段,坚持科学发展观,还要解决三大突出问题: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二是落实国家创新体系,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三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因此,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具有时代特点和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现代化理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这里讲的,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地位和理论价值。

  其次,我们要认识到,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长期以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们党不断探索和研究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取得了重要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里讲的,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

  回顾历史,可以看到,中国在人民革命取得胜利以后,用不到三年的时间就恢复了原本就很脆弱,又被战争破坏了的国民经济;在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后,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迅速改变面貌。其中最重要的经验,就是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强调的:在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以后,一方面要继续完成尚未完成的革命任务,另一方面要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一中心开展各方面工作;在建设中要善于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关系,认真地团结全体工人阶级、全体农民阶级和广大革命知识分子,还要尽可能多地团结同我们合作的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之际,毛泽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其基本思想就是在发展中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篇著作和后来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都已经触及到中国经济建设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和后来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些重大关系问题,提出了要协调好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中央和地方等诸多方面的关系,提出了“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这些重要的论述及其所包含的深刻思想,来自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初的实践,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今天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源头。

  全党集中精力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开始的。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无畏的革命胆略和审慎的科学态度,果断地在改革开放中推进现代化建设。邓小平在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从而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对中国的发展问题,以新的伟大实践为基础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科学发展问题的基本思想,正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和推动下形成的。比如在“为什么要发展”的问题上,邓小平从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中国社会主义所处的时代特征和面临的机遇等各个方面,作了以往从未有过的系统论述,得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结论。比如在“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的问题上,邓小平强调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强调发展必须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又比如在“怎样发展”的问题上,邓小平的论述更为丰富,包括发展要抓住机遇的思想,在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思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通过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国内稳定和国际和平是发展的必要条件的思想,等等,从各个方面阐述了不仅要坚持发展,而且要坚持科学发展的基本思想。可以说,邓小平的发展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是第一个比较完备的科学的发展理论,是今天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依据。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形成和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毫不动摇地坚持邓小平的发展理论,在努力纠正邓小平指出的“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失误的同时,不断从新的实践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时代特点的新观点、新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发展理论。特别是在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以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各方面矛盾也以更为突出的形式显现出来。党中央在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实践创新中不断推进发展理论的创新,为21世纪中国的发展指出了继续前进的正确方向。在发展的观念、发展的全面性、发展的质量、发展的模式、发展的动力、发展的目的等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时代特点的新观点。这些来自于实践的重要思想理论成果,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丰富实践,是科学发展观形成和提出的直接思想来源。

  正是这样的历史实践及其提供的丰富经验,使我们党在进入21世纪以后,能够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总结、提炼并精辟概括出以“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内容,以“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为实质的科学发展观,从而实现了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思想上的与时俱进。

  第三,我们要认识到,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客观地反映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在现阶段的新特点、新要求。

  我们都知道,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不是凭空提出来的,而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中呈现的阶段性特征提出来的。这里讲的,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基础和客观依据。

  我们应该认识到,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是为了解决我国改革发展中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进入新世纪后出现的新问题。十七大报告在充分肯定我国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同时,实事求是地指出了我们在前进中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不平衡,等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更要认识到,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主要依据是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十七大报告作了全面的概括,讲了八大新特征。我在这里想强调的是,这些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都是我们现阶段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表现。这也是十七大的一个重要精神。我们应该注意到,在社会发生结构性变动的时候,当代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新的表现形式。比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与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矛盾加剧了;经济总体发展与社会成员和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扩大了;快速增长的多样化的公共需求与公共产品严重短缺、公共服务落后的矛盾突出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式发展与国际摩擦增多的矛盾发生了;等等。由于今天我们面临的这些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现,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还是要靠发展;由于这些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表现、新形式,解决这些问题就要靠发展的新思路。党的十七大之所以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的原因即在于此。

  最后,我们要认识到,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为我们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指针。

  我们今天学习和研究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思想来源和实践基础、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是为了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科学发展。这种自觉,既来自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也来自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及其对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的党性要求,归根到底,必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落实到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在这个问题上,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这里,重点研究三个问题:

  一是要牢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切合我国实际、符合各族人民愿望,是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要紧紧扭住不放的目标,也是需要经过坚持不懈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了新要求。包括:在经济上,要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政治上,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在文化上,要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在社会生活上,要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在环保上,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里提出的五大新要求,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相统一;二是坚持为人民谋利益与实事求是相统一;三是坚持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相统一。其中,一个硬指标是,要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一个重要标志是,中等收入者占多数。也就是到2020年,全国城乡55%的居民家庭年收入达到6万元到20万元(其中城镇家庭78%,农村家庭30%)。一个新目标是,建设生态文明,并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为此,我们就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二是要牢记实现我们的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一个关键,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一个新命题,是我们党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我们都知道,增长不等于发展。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发展也有不同的方式。在中国,发展不仅要有较快的增长速度,而且要形成合理的经济结构和较好的经济效益,使人民得到实惠;发展不仅要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要协调好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协调好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良性循环关系。这几年,我国经济较快平稳发展,总体是好的。但是,投资拉动的结构性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还有所发展。2003年到2006年,我国投资率年均达到42.4%,成为历史上最高的时期,而同期最终消费率降为50%,为历史最低点,其中居民消费率2006年降为36%的历史最低点。这意味着,国民经济的投资与消费出现了结构性的比例失衡,风险越来越大。今年上半年,还出现了投资过多、信贷过多、贸易顺差过多这“三过多”,潜伏着的风险进一步显露出来。为了解决这些突出问题,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重大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从大局出发,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按照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要求,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和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另一个关键,是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联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系列重要举措,必须结合今天的实际,认真落实。特别是在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密切联系的今天,还要考虑进一步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个资源这一关系全局的战略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一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二要深入财税、金融、计划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三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三是要牢记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

  十七大报告明确地指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阐明了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之间的关系,两者是内在统一的。也就是说,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既有不同的内涵,又有共同的要求。两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许多同志已经在实践中体会到,发展不等于和谐,但是不发展肯定不能和谐;和谐不一定会促进发展,但是不和谐肯定不能发展。因此,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我们要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以社会和谐为社会建设目标,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总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今天,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实际、顾全大局、团结协力、艰苦奋斗,把科学发展的各项决策落到实处,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四、十七大的理论贡献之三: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一个重要亮点,是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重视党的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把党的建设称为“伟大的工程”,并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一起称为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由此而确定了党的建设的特殊重要地位。因此,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把党的建设称为“新的伟大工程”,并依然称党的建设是我们的重要法宝。这次党的十七大,在党的建设问题上又有新的发展。

  一是鲜明地提出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也要树立“改革创新精神”。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项改革创新的伟大事业,不仅需要加强党的领导,而且需要使党能够适应时代和实践的变化,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具有领导这一伟大事业的能力。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所指出的:“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既给党注入巨大活力,也使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决定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迫。”

  二是进一步完善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的工程”提出来,强调的就是要根据党的性质和宗旨,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全面推进并协调好党的思想、组织、作风等各方面建设。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在对历史经验深刻总结的基础上,强调制度建设是根本建设。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就由思想、组织、作风三大建设发展为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四大建设。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保持党的先进性问题提上了重要的位置。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调要坚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这次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完善了党的建设这一总体布局,明确指出党的建设的“主线”是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要求”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内容把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四大建设拓展为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反腐倡廉五大建设,并且明确了这五大建设的重点;同时明确了党的建设的目标是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其中,把“反腐倡廉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和重大意义。

  三是明确地提出了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新任务新要求。这就是强调,要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根据十七大已经把科学发展观写进党代会报告和党章,以及把我国经济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要求,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要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必将对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是系统地提出了组织和制度建设要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内民主建设,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十七大报告在重申“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同时,引人注目地提出了一个从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到完善党代会制度和全委会、常委会工作机制,到改革党内选举制度等举措在内的发展党内民主的构想。其中,关于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的举措,关于实行党代会代表任期制、试行党代会常任制、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推行票决制,等等,都是发展党内民主的重大举措和重要进展。与此同时,还根据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流动党员等新情况,提出了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系列新举措。这对于更好地保持党的先进性,对于更好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对于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是突出地体现了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坚定决心和意志。党的十七大清醒地认识到,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明确地提出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十七大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积累的经验,提出了一系列体现创新精神的重大措施,对于进一步改进党的作风、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只要我们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和具体举措,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定能够使我们的党旗更加鲜红,使我们党领导的各项事业更加红火。

  十七大报告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具有极其丰富的思想内容和重大举措。这里,我们只能就主要方面谈几点肤浅的体会,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多花点精力认真学文件,联系改革开放以来党和人民的实践包括党的重要文献,联系我们今天的工作实践及其要解决的问题,领会文件精神,贯彻文件精神。

相关新闻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