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经济

央行会不会推出过度紧缩政策?

  在中国以渐进的稳定的升值来管理汇率的背景下,欲防止通货膨胀,似乎只有管住流动性这条路了。将中国经济纳入国际视角来考察,央行加息的政策目标可能与加息的政策结果不一致。最后是否会推出过度的紧缩政策,主要的观察指标是明年夏天的物价指数。


  货币流动性泛滥的原因是出口顺差引致的外汇储备急剧增长,因为外汇储备的急剧增长,引发了国际垄断资本对中国本币升值的强烈预期,追逐高利润的外资必然通过各种形式渗入。这是一种正向反馈的机制,除非突然出现出口停滞或者通过恶性通货膨胀来抵消过多的流动性。

  要想稳定汇率的波动和管理住流动性,央行独立货币政策力量势必被弱化。现在,地球人都知道,中国以渐进的稳定的升值来管理汇率,在此背景下,欲防止通货膨胀,似乎只有管住流动性这条路了。为此,央行连续地进行数量化管理,比如,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票、信贷规模管理等等。

  央行首先可能的设想是,如果将流动于经济体的过多货币锁到央行的“笼子”里,或者通过信贷规模控制将流动性就地锁定于商业银行的“仓库”里,那社会上没有这么多钱了,逐渐高涨的物价也就能控制住了。这一点,其实在央行将上调存款保证金率的“市场化”手段作为首选方案上已经表现得很清楚了。实施这一方案,当然可以对冲商业银行通过信贷投放形成的货币创造,即通过乘数效应创造货币的功能。只是到了今天,在年内连续第十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新标准已达到了20多年来的历史最高点,这使央行的市场化操作空间变得很有限了,人们无法想象在目前的高点上央行还能如2006年以来的那样通过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来调控和回收流动性。如果将存款准备金率再上调6次,即使不用信贷规模控制,商业银行本身的经营也将会因为资金不足而陷入困境。鉴于商业银行在国内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央行无法也不能以商业银行的困境作为物价调控的替代工具。

  其次,央行在控制通货膨胀的手段选择上将倾向于信贷总规模的控制,从历史看,在中国,这可能是在控制流动性方面最有效率的,当然它是以牺牲市场效率为代价的。当GDP每年以10%以上的规模增长时,信贷规模的增长不可能低于10%,否则将会形成通货紧缩。以笔者的分析,通过行政手段和市场手段相结合的信贷规模控制,或许将是央行“从紧”货币政策的核心手段。这一手段的实施估计在2008年上半年将会是严厉的,对任何违反政策者的处置也会是严厉的,因为贷款冲动是所有商业银行的必然行为,为了控制经济过热,央行必然要求所有商业银行不仅要承担对股东的“利润责任”,还要承担“社会责任”,更何况主要商业银行是国有股控制的银行。

  第三,央行在上述政策以外,必然还要将“利率”调控纳入主要政策范围。在汇率稳定升值成为基本政策的时候,央行制定利率的独立货币政策力量实际上已经弱化,特别是在国际垄断资本联手“降息”以制造全球范围的流动性的时候。据此看来,今冬明春由于处于两节高峰,从现在开始的物价上升趋势将很难下降或者降幅有限,但是进入明年夏收以后,特别是猪蓝耳病已经过了三个季度后,随着粮食的丰收和食品价格的稳中有降,加息的压力缓解,物价走势可能渐趋平缓。由此推算,中国的一年期利率水平不大可能突破5.22%的水平,因此,央行加息最多5次。如果物价控制得好,则明年一年期最高利率水平大约在4.68%左右,10年期房屋贷款水平约在7.47%左右。如果能维持这样的态势,那就不大可能出现经济的大起大落,虽然那样对房地产业的冲击较大,但还不至于伤筋动骨,居民还贷压力会比较大,但还能应对。

  最后,判断央行是否会如此加息,我们还得将中国经济纳入国际视角来考察。加息必然引发新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人民币升值预期将约束出口的动力,刺激对国内地产、资本品的新的投资。因此,加息能否抑制得了居民特别是海外投资者对我国资本品和地产、金融的投机,实在是个未知数。笔者的判断是,加息的政策目标可能与加息的政策结果不一致:加息是为了收缩流动性,但事实上流动性在金融脱媒时代早已经无法管理得了,境外资本对人民币升值的投机更无法控制。加息可能会吸引部分居民存款的稳定性,但这部分存款实际上是居民在社会保障很不完善时的自动“自我社会保障”的一部分,原本对利率的变化就不敏感。另外一部分已经觉醒或者唤醒的资金,只要有更好的理财或者增值机会,会随时扑向股市、期市和房地产市场,只要本币升值的预期存在,只要本币升值没有结束,牛市就难以人为地结束,脱媒的资金随时会变化为资本进入各个市场,就此造就的财富效应将成为对地产、物价调控的最大难题。

  那么,会否因为调控难度太大最后不得不推出一系列过度的紧缩政策呢?要判断这一点,主要的观察指标仍然是明年夏天的物价指数,如果物价如前面分析的那样能控制得好,则有望出现先紧缩后放缓的政策,如若不然,不排除政府为了抑制物价失控而采用过度的紧缩政策,以致出现通货紧缩的局面,这当然是我们要竭力避免的情形。(李国旺 原题:央行从紧货币政策可能的选择)

  (来源:上海证券报)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