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水扁站台激情演出,绿营“立委”候选人站得远远的保持距离。(中评网图片)
人民网12月10日电 中评社今日署名评论文章说,扁当局大张旗鼓拆除“中正纪念堂”的“大中至正”牌匾,更扬言明年元月起撤慈湖两蒋陵寝“宪兵”,强力炒作仇蒋议题。民进党“立委”候选人,特别是北部选将,私下都忧心忡忡;南部候选人也害怕,如此偏激的选战打法,能否通得过新选制的考验。
评论说,这是一个很特殊的现象。“中正纪念堂”拆匾前夕,人声鼎沸那几天,广场上除了语出惊人,扬言“要让台北市长郝龙斌回家找妈妈”的台湾“教育部主秘”庄国荣,到场的政治人物都是台北市议员。
激战中的“立委”候选人,不论蓝绿,都怕丢了中间选票,避之唯恐不及,即使是蒋家后人蒋孝严,也只在拆匾前一晚,低调到现场拍个照就匆匆走人。
台湾的政党政治、民主选举走了几十年,这个现象反映出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代表“立委”选制改为单一选区后,候选人已经不敢再拿偏激、小众诉求打选战,陈水扁一头热炒作去蒋议题,把选举冲突化,许多民进党候选人不但兴趣缺缺,甚至是怕得要命!
尤其在拆匾前,五名记者被小货车冲撞流血,不论肇事者是蓝、是绿,是不小心,还是故意,若非扁当局刻意藉拆匾,激化社会对立,就不会发生那种惨剧。在这种情况下,哪个绿营“立委”候选人敢靠近去造势?就算是谢长廷,也要暂时去避风头。
但扁不止把“中正纪念堂”的牌匾卸下,还公开呛声说,蒋家如果再不同意让两蒋迁葬到五指山上,到明年1月“宪兵”就要撤哨,进而重批政府长期独厚荣民,进一步挑起族群仇恨,让蓝营“立委”雷倩等人都担心,届时“宪兵”一撤,会不会发生有人冲进去破坏两蒋尸体情事。
评论进一步说,在过去的旧选制,台北市分为南北两个选区,各选出10席“立委”,候选人只要抓住其中一小块认同者,不论是深蓝或深绿,就有希望当选,深蓝的新党,以前走深绿路线的台联党,都是靠这样崛起。如今台北市分为8个选区,一区只选出一席,候选人在一对一的PK大赛中,一定要取得5成以上的支持度才有当选的可能,选战打法完全不同。
扁当局这次选在“立委”选举前一个多月,强拆“中正纪念堂”、“大中至正”牌匾,换成是在旧选制,现场一定满满都是从四面八方赶来造势、抢票的候选人,现在却是大相径庭。民进党“府”、“院”此时强推去蒋,对选举有没有帮助,票房如何,不必民调,只要看候选人的反应,就知道!
评论分析指出,扁会选在这个时候去拆“大中至正”的匾,大力去蒋,理论上是代表他认为,这样做会带来选票。事实上,整个过程就是他一头热,再加上杜正胜,以及扁系的党中央,以及部分不分区“立委”提名人,配合敲边鼓。其余很多党提名候选人,私下都对扁完全不顾候选人经营中间选票的努力,一厢情愿,把选举主轴带向极端、仇恨与冲突,感到悲观。
扁自以为,激化选举,可以提高政党票,多拿一些不分区“立委”席次,弥补区域席次的不足。惟台湾学者及党政圈普遍评估,台湾首度实施的两票制(一票选人、一票选党),选民手上的两张票,还是会集中投给同一个政党,要寄望区域席次选输,政党票大赢,非常困难。
更何况,民进党所提名,作为政党形象代表的不分区“立委”名单,前10名就有3人身陷弊案风暴,其中2人各被求刑9年,扁要靠这种黑金名单,争取选民的政党票,根本是笑话。勉强替扁找个理由,莫非,他也是为了护航这些不分区“立委”提名人,才故意用这些激化仇恨的议题,来掩饰不分区名单的黑影幢幢。
评论最后说,扁现在不论冒着顶撞美国的风险,强推“入联公投”,还是一连串的仇蒋动作,都是在拉深绿选票,但任何人都知道,民进党从不欠缺深绿的票,更不必担心深绿选民跑去投马英九。以扁的精明程度,他会把泻药当补药,强灌进民进党口中,一定有他更深的谋略。只是,现在头抱着烧的不止是谢长廷,更包括民进党区域“立委”候选人,到时候别说是“西瓜效应”,连西瓜在哪里,都看不到。(林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