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似乎和贫困无缘。
一方面,昂贵的学费让困难学生望而却步;一方面,高层艺术人才很难流到偏远困难地区。
2006年,沈阳音乐学院针对这个矛盾,开展了一项艺术类院校的新创举——艺术教育希望工程。目前已招生41名,免费培养偏远落后地区的困难大学生学艺术。
这个政策为何实施?带来了什么?记者来到沈阳音乐学院进行采访。
政策——建立了农村艺术教育的远期发展目标。
“艺术教育希望工程”主要是为农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型乡镇中小学艺术教师和现代乡镇文化馆的工作人员。每年计划招生20人,学制四年,在辽宁省内农村、乡镇招生,招生对象为偏远山区特困农民和乡镇贫困职工子女。
学生入学前需签订有关毕业后义务服务于农村艺术教育的协议,到指定的农村、乡镇小学义务服务两年,在此期间该院发放生活补助,每生每月500元,服务期满,持所在学校工作鉴定回到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领取毕业证,自主择业。学生毕业后颁发“沈阳音乐学院”普通本科毕业证书。同时,学院还免收学生读书期间四年的学费及住宿费,总计每生52800元。总工程预计运行10年,总投资1000万元。这项政策的实施为农村、乡镇培养了多元化的艺术人才,为农村艺术教育的普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南校区院长马欣针对这一举措表示:“农村的艺术教育一直以来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师资力量薄弱、教育手段落后,以至于与城市艺术教育严重脱轨,没有达到真正意义的文化艺术大繁荣。而我们作为推广文化艺术的教育机构,有义务承担农村文化普及的重任,我们实施的"艺术教育希望工程"正是为解决这一现象而提出的,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农村的艺术教育不会再是一个空缺的状态,我们输送的人才必将遍及辽宁农村的每个角落,为他们家乡的艺术事业做出他们应做的贡献。”
实施——农村娃圆了艺术梦
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艺术教育希望工程”自实施以来,现已招收两届学员41人,学生分别来自辽宁省内的各个偏远地区,而且都是特困生。在学校课程设置上不单单是采用艺术教育的手段,而是将艺术教育与文化教育紧密地结合,分别设置了针对音乐、舞蹈、美术、体育和文化的相应课程,真正意义的达到培养学生德、智、体全名发展的目的。
作为这个特殊集体的一员,他们对于艺术的渴求是格外强烈的,而对于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提供的学习机会他们倍感珍惜。姜涛是这个特殊集体的一员,据记者了解,他来自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县的一个偏远山村,家里没有田地,一家三口只靠平时父母做点零活维持生活,经济条件困难。而在如此艰难生活条件下的他对于艺术的渴求格外强烈,由于家庭的经济因素,他的艺术理想一度破灭,艺术曾经对他来说就是高不可攀的山峰。而当他得知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艺术教育希望工程”项目已经实施,并且减免贫困生学费和住宿费的时候,家境窘迫的他看到了希望,对艺术的渴求让他重新燃起崇高的艺术梦想,于是他报考了南校区,并且以优秀的成绩被南校区正式录取。他向记者表示说:“感谢南校区为我们这些贫困山区的孩子提供了如此宝贵的学习机会,我家里条件不好,是南校区给了我希望,给了我梦想,毕业后我一定不负众望,全心致力于农村的艺术教育当中去,以优异的成绩回报母校!”姜涛的讲话道出了这个特殊集体中所有学生的心声,现场的气氛顿时激动起来,许多学生感动地流出了幸福的眼泪。从孩子们湿润的眼睛中,记者看到一颗感恩的心、一颗赤诚的心,一群未来优秀的农村文艺骨干的形象。
师资——8位院长竟成了任课教师
8位院长竟同时成为任课教师,这在那所大学都是罕见的,而在沈阳音乐学院“艺术教育希望工程”院长教学班却已是平常事。
针对这40多名贫困山区的大学生的日常教学,沈阳音乐学院每一位院长都是高度重视,并肩负起这些贫困子弟的日常教学任务,亲自执教。南校区院长马欣表示:“这些贫困山区的学生能考上大学不容易,他们都非常珍惜这宝贵的学习机会,而我们作为艺术教育希望工程的主持者,一定秉持严谨的教学态度,亲自融入教学工作中去,让这些贫困的大学生们感到我们的真诚!”对于此举,院长教学班的学生们更是尤为感动,他们说:“院长日理万机,工作那么忙,还每天坚持给我们上课,我们十分感动,我们一定不辜负院长们对我们的期望,一定用优异的成绩回报母校的栽培。”而对于马欣院长,学生们都亲切地称呼他“马叔叔”。
(责任编辑:赵健)